學前教育讀后感
1.
無意中在查找資料時,翻開了《學前教育》,里面的內容觸動了我的心靈,深深的吸引著我,它讓我在數年教學中的迷茫、不知所措中,尋找到了救星,我不厭其煩的一遍一遍斟酌著每一句話的含義,用心的去體會書中的樂趣。
它讓我更深入的認識我身邊的孩子,更深刻的審視自己教育行為和自身榜樣作用;它教會我如何與孩子相處,如何看待和解決孩子們之間發生的問題;它指引我們用賞識的眼光去觀察孩子,用平等的關系去走進孩子,用真摯的愛心去呵護孩子,用規范的行為去影響孩子,用科學的教態去啟迪孩子,它是我們的良師益友。
我相信只要以它為友,我會成為一名合格的幼兒園教師。
2.
天閱讀了《學前教育》里的三篇有關于節約教育的文章,感觸頗多。
隨著時代的發展,節約富含了更多的內容,節約是一種美德,從大的方面說,節約表現在對他人、對社會的尊重,有利于增進人與人之間、人與社會之間的和-諧。地球資源總量是有限的,我們現在必須依賴的煤炭石油等均是不可再生資源;因此,就必須合理地節儉的使用。在資源日漸緊張的情況下,節約就意味著把有限的東西讓給別人用、留給后代用,因而是一種克己利人的高尚品德。
在我們現在所處的這樣一個消費時代,現在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大多都是有求必應。孩子要什么,都會盡量滿足。他們很容易就會得到想要的東西,因而不太懂得珍惜。如何正確理解節約,如何培養孩子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是一個重要的課題。節約在我們生活中是無處不在的,所以要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譬如教育孩子節約用水用電,節約糧食,愛惜圖書玩具。同時老師也要做榜樣,給孩子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這樣孩子就不會理解吃力,同時也是孩子喜聞樂見的方式方法,寓教于樂,才能使孩子真正養成好習慣。
自古以來,我們一直以崇尚節儉作為值得弘揚的美德。我們應該讓孩子知道節約各種寶貴的資源,避免奢侈浪費是一種良好的.生活方式,能夠讓孩子在節約的同時感到快樂,感到有成就。
3.
《學前教育學》、《兒童發展心理學》等五本書是孩子出世后,我托阿兵從上海購買的。書拿到手后,每本都隨手翻開了幾頁,終因孩子孝瑣事纏身而未進行到底。
隨著孩子漸漸長大,越來越多的問題擺在我的面前,迫使我覺得自己真的很有必要去了解一些關于孩子生理、心理方面的專業知識。于是我將這些書翻出來,決定騰出時間一一認真拜讀,領會其中精神、要害,提高自己教育孩子的知識與能力。
因為孩子在上幼兒園,屬于學前教育階段,所以首先挑選了《學前教育學》。翻開這本書,看了幾頁,方知它是為幼師而寫的,是夠專業的。但這無妨,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嘛,也應該知道如何擔當幼兒的老師。繼續著……
書在一天天地翻動著,由厚變薄,我也在這翻動中,逐漸了解和明白:為什么要對幼兒進行學前教育;家長、教師在幼兒教育中的角色與作用是不一樣的;游戲是實施幼兒教育的重要工具且有利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教育孩子僅憑家庭或幼兒園是不夠的,只有家園共教,形成一股教育合力,才能保證幼兒身心獲得健康地成長。在這些中,我對游戲的認識尤為深刻,可以說有了質的變化。此前,我知道孩子小時以玩為主,也經常給孩子購買各種玩具,任由她玩耍擺弄,而不任何干涉,除非她求助于我。但讀了這本書后,才知曉我們的家庭幼兒玩耍與幼兒園的游戲相比相差甚遠:前者讓孩子玩耍,無非是想通過玩玩具讓孩子安安靜靜地呆在一旁,不過多地纏繞著我們;后者是通過游戲,有意識地開發孩子的智商、培養孩子的情商、發展孩子的各方面能力,是從全面發展的目標出發,寓學習于游戲中的。兩者相比,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是放任自流的、片面的。事實上,我們都知道:全面發展對孩子的身心成長是最有利的,但怎樣教育才能獲得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且孩子在發展中仍能始終地保持愉快的心情去獲得各方面的信息?
其實,教育孩子,難的不是理論知識的學習與獲得,難的是度的把握。是向左好,還是向右好?有時真是難以把握。過于嚴厲,怕不利于孩子本性的發展;過于寬容,又怕幼苗長不好。真是左右為難。所以,讀《來吧,孩子》時,我是非常能理解和明白池莉關于教育孩子心歷路程的描寫的。
關于孩子的書,我會一直繼續讀下去,不為別的,只是不想因為我的無知與簡單、粗暴而扭曲了孩子的正常成長。
【學前教育讀后感】相關文章:
2022學前教育自我鑒定03-29
函授學前教育自我鑒定02-08
學前教育實習工作報告01-20
學前教育能手評比活動總結12-09
學前教育實習工作總結02-17
學前教育專業實習工作報告04-08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工作總結03-19
學前教育心得體會15篇03-31
學前教育本科函授畢業自我鑒定04-07
學前教育自我鑒定(通用6篇)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