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兇讀后感600字
全文分三個部分
一是利齊小的時候。她守在家里,家外的大街是“罪惡的走廊”有錢沒錢的孩子都在這里學壞了。女孩膽怯,希望她父親“紅頭發邋遢人”能與她下棋,但他沒同意叫她到外面玩,她母親不同意,但他還是讓她去了,這便是開端。
二、時間又跳到利齊就要結婚時。她的未婚夫基德middot;馬拉利已與她訂婚兩年。在他與他的“伙伴、朋友、顧問、高參伯克”的對話中,我們又了解到利齊與基德訂婚兩年,而且利齊已變得愛吃醋、會發火、“酒喝得太多,她說話也粗魯,不大像個姑娘家。”所以基德請了安妮與他跳舞,讓利齊清醒清醒,而利齊進了一家咖啡的雅座廳,告訴服務員她要“要了他的狗命。你等著瞧吧。”并要了好幾瓶威士忌。(這與之前基德對伯克說的利齊修改相照應,且因為利齊知道基德要與安妮跳舞,便推動了情節的發展。)
利齊見了一個孩子親切地教她翻花繩。(這是說明利齊的性格本來就不壞,她心地本善良。)可是最后,利齊還是“一伸手把刀捅了出去”。當利齊跑出去時,后面也開始追。人們追著,喊著,而作者卻這樣評價這追喊聲:“是這種喊聲是這座城市的最大的`羞恥,是它根深蒂固仍在發爛的壞疽,是污損,是不光彩的事,是墮落的變態,是抹不掉的污穢和洗不清的罪孽...”最后逼迫利齊跳河自盡。
第三部分作者說是他夢到的續集,利齊被捉去接受上帝的審判,上帝卻吩咐法警說:“本案的真兇是個沒刮胡須的紅頭發邋遢人,放著子女不管,讓他們上街玩、只顧自己清閑,脫了鞋坐在窗邊看報。你去抓吧。”
全文連接細致層層鋪墊,最后的“真兇”讓人有覺悟,感慨萬千。
【真兇讀后感600字】相關文章:
《曾國藩日記》讀后感 【讀后感】08-14
沁園春讀后感04-16
珍珠讀后感04-06
錢學森讀后感04-06
《口哨》讀后感10-11
《化身》讀后感10-09
武器讀后感09-16
《變量》讀后感09-13
《烏托邦》讀后感09-07
孝敬讀后感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