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快樂》的讀后感600字
像快樂這一司空見慣的感情,在錢鐘書的筆下也能博古通今,左右逢源。他類征連引、縱橫比照,在貫通古今中外之間,挾春秋之筆意、詩話之征言、老吏之判筆、老叟之睿智,移情于談藝,泄憤于講史,抒懷于論世,對古今中外之世道、人心、文化,進行了一次總挖掘,升天入地,追古索今,既有神仙之樂,又有鬼魅之痛,既有暫得之快,又有永逝之苦。在文明人的生活中,既有身體的`困倦,更有精神的痛苦。但“人生雖不快樂,而仍能樂觀”,如果“有人能苦中作樂,從病痛里濾出快活來,使健康的消失有種補償”,那么“這種快樂把忍受變為享受,是精神對于物質的大勝利”。盡管這也許是自欺欺人,但也未嘗不是一種智慧與灑脫。
“精神的煉金術能使肉體痛苦都變成快樂的資料。”《離騷》、《史記》、《紅樓夢》、《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等巨著,還有其他人的豐功偉績又何嘗不是痛苦者的凄然一笑,痛苦的大樹上結出的碩果呢?
輕輕松松而有意思地活著,不要指望有這種美事,人只能痛苦而有意思地活著。只要是人絕少有愿意無意思地活著,這就注定了痛苦的人生,猶如田震在《執著》中所唱:“我想超越這平凡的生活,注定現在漂泊”。我想,漂泊可以是暫時的,但痛苦卻是一輩子。人生是痛苦的,只有意思到這一點,才能更好地正視眼前的困難,并克服它,而有意思地活著!
《論快樂》是對人生哲理的深澈闡發,其高深之處吾恐難以盡解。但其對我還是有很大的現實意義,非常值得吾輩細細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