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鼓作氣初中讀后感作文
讀《一鼓作氣》有感
今天,我讀了《一鼓作氣》這個成語故事。
這個故事講的是齊國的魯國發動戰爭。一個叫曹劌的人實在是不想自己的國家就這樣被破壞掉,就去見魯莊公。和魯莊公坐一輛戰車來到了戰場上,這時,齊軍開始擂鼓了,魯莊公準備派人去迎接戰爭,可是,曹劌搖搖頭,示意不要,齊軍又退了回去,齊軍第二次擂鼓的時候,魯莊公又準備迎接這次的戰爭,可曹劌還是連連搖頭,齊軍只好又退了回去。等到齊軍第三次擂鼓的時候,魯莊公問曹劌:“可以派兵去迎接戰爭了嗎?”曹劌說:“這回可以了。”于是,魯軍把齊軍打得大敗而逃,屁滾尿流。
事后,魯莊公問曹劌:“為何要等齊軍三次擂鼓之后才反擊呢?”“打仗靠將士的勇氣。”曹劌說:“齊軍第一次擂鼓的時候士氣旺盛,第二次擂鼓的時候士氣開始衰落了,第三次擂鼓的時候士氣就更加低落了,等到敵人疲乏時,我軍一再出擊,一鼓作氣取得勝利!”
這個故事使我懂得了:人要趁士氣大的時候,一鼓作氣把事情完成。
讀完這個故事,讓我想到了我自己——
一次,我正在畫畫,畫了一點,我就開始玩了,媽媽見我在玩,就說:“黃佳欣,不要玩一會兒又玩一會兒,做事要一鼓作氣!”當時,我就深受教育,趕快畫畫。
在社會上有很多同類的問題,如果大家都習慣了一鼓作氣做事,那還有什么事情做不好呢?
評:內容介紹清楚,道理總結得精辟,聯想思維嚴謹,結尾引人深思。
讀《一鼓作氣》有感
翻開四年級下冊的.語文書第六課的第二個成語故事——一鼓作氣,始終記在我的腦海里。
這個故事是發生在戰爭時期的一年,齊國向魯國發動戰爭。原本魯莊公準備派將士迎擊,就在這時魯國的一個平民——曹劌就去見魯莊公,曹劌對魯莊公說:“魯莊公,齊軍來勢兇猛,不能迎戰。”魯莊公說:“你有何妙計。”曹劌回答說:“齊國來迎戰時會擊鼓,我們等敵軍士氣喪落的時候再去迎擊。”魯莊公說:“好!”
魯莊公就按曹劌的方法來迎擊,打敗了齊國,事后,魯莊公把曹劌叫來問他:“為何要等齊國三次擂鼓之后再迎擊呢?”曹劌說:“齊軍第一次擂鼓士氣旺盛,第二次擂鼓士氣開始退,等到第三次擂鼓之后就更加低落了,這時我們一鼓作氣,取得勝利。”
讀了這個故事后,我知道了,我們要勁頭大的時候,趕快就把事情做完,才能達到最好效果。
說到這個故事,我就聯想到了我自己。
一次,我正在寫作業,爸爸看見我沒什么精神,對我說:“女兒,你不要玩一下做一下,要一鼓作氣,把事情做完。”這時我就知道自己做得不對了,趕快做作業,一會兒,作業做完了。爸爸又對我說:“這樣就對了!”我笑了笑。
世上有許多的成語故事,有沒有什么成語故事可以讓你深受教育呢?
評:從學過的故事中找準感觸最深的內容,展開聯想,思路清晰。
【一鼓作氣初中讀后感作文】相關文章:
初中生讀后感12-08
守望教育初中讀后感08-04
初中苦兒流浪記讀后感作文大全02-27
柳林風聲初中讀后感范文10-28
關于初中草房子讀后感10-09
《初中生之友》讀后感09-23
初中《草房子》的讀后感08-13
初中傷逝的讀后感04-16
初中《名人傳》讀后感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