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零世紀》有感
充斥著圖書館的別樣墨香清醒著我的頭腦,指尖掠過或光滑或粗糙的書脊。看著書名,撫摸著封面,揣測著內容。當指尖停留在《零世紀》,目光停留在那仿佛在預言未來的封面,思想再也無法探尋那黑洞般的科幻世界。我知道,我找到了我要的書。
悠揚的鐘聲響起,仿佛聽到一群白鴿飛過天空,拉扯出一道純白的裂縫。陽光從天墜落,仿佛天空已經坍塌。教堂里,十字架前跪著一個男人,緊握著胸口的十字架,虔誠的祈禱著。腦海中的回憶在他的靈魂上割裂一道道傷口。光芒,照耀著教堂的殘破不堪,只有尚未倒塌的十字架還象征著人類殘存的希望。那些光線和木屑,似乎都漂浮在虛空之中。推開雕刻著六翼天使的大門,凡是實現能記得一切人類文明,都成了廢墟。一陣熾熱的風吹來,一張半燃燒的報紙擦著男人的肩臂飛進了教堂,仿佛它也想要得到上帝的庇護,粗大的黑體字赫然寫著:最后一個人類。作者用超人的想象力以及文字鏡頭感描摹了2012年“天降之日”之后的人們穿越到16世紀請求瑪雅人的庇護。
整部書顛覆了現有的世界觀,為所有不解之謎下了定義,瑪雅人其實是移民到地球的卓爾金人,月球竟是卓爾金人千年前,留下為地球阻擋大行星的飛船。整部書如同一個驚險的夢,真實而超乎想象,科幻而基于現實。不管是為人類而奮斗的本尼,還是只想保護自己族人的瑪雅人柯雅,在作者細膩的文筆下,每一個小細節都無不體現了人們的高尚品質。
“一百個人,就有一百個哈姆雷特。”作為一部科幻小說,立意往往是最難的.。而《零世紀》卻可以讓你每一次閱讀,讀出不同的含義。
文明的方舟,行駛在璀璨的銀河之中。毀滅的序曲,鳴奏起悲愴的星辰余音。當烈焰和海水融合,火種的微光會搖搖欲墜。當黑夜與黎明分離,曾經的輝煌將卷土重來。凡是存在,皆會毀滅。唯有毀滅,才能重生。如同永生之蛇咬尾一般不斷循環,仿佛注定般輪回。而工業化的污染鐵蹄,在踐踏地球的同時,也縮短了頭與尾的距離。正如同人終將死亡,地球也難以擺脫滅亡的厄運。人類的文明與地球相比,如同一天中的幾秒。而人類的所作所為卻無限增大了這個比例,如果無限是人類詞匯中最大的詞,那么這個詞相對末日而言,如同一個裝在漂流瓶中的世界觀。如果上帝真的存在,那教堂一定是離上帝最近的地方。而如果上帝并不存在,那教堂也許是離希望最遠的地方。希望不是祈禱而是堅持,無論一路多么坎坷,身上被劃出多少傷痕,有多少未知的路口,都要決不放棄的跟隨自己的內心。
末日之后,人類文明終將迎來《零世紀》。
【讀《零世紀》有感】相關文章:
讀《基地》有感04-12
讀《寒號鳥》有感04-06
讀《爭論》有感12-24
讀《父親》有感08-31
讀《少年林語堂》有感04-12
讀《阿米巴經營》有感04-06
讀《匆匆》有感【精】12-31
讀《杜甫傳記》有感10-15
【精】讀《匆匆》有感10-04
讀《孔乙己》有感(轉載)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