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別拿孩子彌補你們的缺憾》有感
讀了這個標題也許有許多家長會說:“我沒有這樣做,文中的父母不是我!笨墒羌议L能說你們潛在意識里沒有這樣有想法嗎?多數孩子的父母都經過中國經濟困難的時期,物質生活嚴重缺乏,教育資源非常有限,當年許多人當年都懷揣著夢想,可是沒有能夠實現,于是把自己沒有實現的夢想強加給孩子,還信誓旦旦地說,是對孩子好。其實是把孩子當著他們自己的私有財產,支配著孩子的一切生活,讓孩子做一個沒有選擇空間的自己。
這篇文章是寫一個音樂天才再被記者采訪時說自己毫無理想,對音樂也毫無興趣,學音樂是為爸爸而學,因為以前爸爸就想學音樂,但沒有條件,現在有了條件就逼著他學。自己沒有任何學習的興趣,純粹是為了滿足父母的虛榮心。
天下的父母們請你們了解孩子們的真實理想,不要越俎代皰,就那些費力不討好的事,請讓孩子自己選擇人生之路,尊重他們的選擇才是明智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