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永久的悔》有感范文
作家――一類神奇的人,他們能用文字讓人真切的感受到喜,怒,哀,樂。這種作家創造的情感沒有眼神交流,沒有語言溝通,更沒有動作描述。他們之所以能讓讀者感受到真情實感,是因為他有過親身經歷。
失去母親的季羨林的感受是我這個貪得無厭索取母愛的孩子無法嘗受的。不過,文章的字里行間流露著無盡的季羨林對母親的那種悔恨和懷念。
“當我從清平趕回濟南,又從濟南趕回清平奔喪的時候,看到了母親的棺材,看到那簡陋的屋子,我真想一頭撞在棺材上,隨母親于地下!笨梢,作者倍受打擊,本策劃好要迎養母親,可“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那棺材送走了母親,也帶走了“我”的`魂魄。從那以后,“我”便是孤兒了。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于幼年喪母,終年喪子,季羨林當時雖是青年,可仍需要母親的鼓勵和支持,母親就是他的精神支柱。
是啊,這是個多么令人憐惜的母親啊,思念兒子,生活貧困,沒有任何事值得高興,沒有任何事值得慶幸(除了兒子歸來)。她才四十多歲,就這樣離開了世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