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好生》讀后感
今天,我拿起那本新發的《閱讀伴我成長》津津有味地讀起來,一頁、兩頁……不一會兒就讀完書的一大半。當然里面有不求甚解的味道。繼續往下看,這篇的題目是《三好生》。我還沒讀,心里就想,這篇文章肯定是沒有什么特色的平庸之作,無外乎是描寫自己經過刻苦努力,終于當上三好生。類似的作文看得太多了,我一定不喜歡。
帶著一種煩感來讀,當我讀完后卻改變了先前的看法,文章里的人物命運遭遇使我牽腸掛肚,內容引人入勝,讓人浮想聯翩。
在一所偏僻的學校里,當“三好生”的榮譽一般都是為穿得漂亮、討老師喜歡的'軍營子女準備的。當一個農家子弟上臺領獎時,才知道自己被惡作劇的同學騙了,他根本沒得獎。正當同學們嘲笑他的時候,老師說寫名單時將他忘記了(這是個非常認真的老師),到后來,這名學生才知道,老師根本沒有寫自己的名字,而是為了保護他的自尊。
讀完后,我對這為教師油然生起無限敬佩之情。老師將責任攬到自己身上,不僅保護了那位同學的自尊,而且還樹立了他的信心,使他的自卑感消失得無影無蹤,讓他明白,只要好好學習就有機會當上農村孩子仰慕已久的三好生。他對自己充滿信心,不斷向更高目標攀登,以至于上了高中他都是三好生。
由此,我想到了我的老師。那次同學買了一支精美的紅筆心圓珠筆,筆帽上是只小兔子,我的心不禁癢癢起來,巴不得得到那支筆。等到那位同學出去做課間操時,我有生以來第一次偷偷將筆放進自己的口袋。做完操,同學們陸續走進教室,那位同學發現筆丟了時,首先懷疑是我干的,因為課間只有我一個人在教室里。還沒容我解釋,他便把手伸進我的口袋,找出那支筆。同學不屑地管我喊小偷,我傷心地哭了。老師知道此事后,不假思索地對大家說:“是我讓她找紅圓珠筆給我判作業用,用完后,她還沒來得及還給那位同學。”老師的話給我解了圍,同學們這才不喊我小偷。但老師的舉動深深打動我的心,保護了一個八歲女孩的自尊。
老師是偉大的,為了挽救和教育每一個孩子,你們付出了多少心血,你們是孩子們尊嚴和力量的永恒支撐。
老師,謝謝您。
【《三好生》讀后感】相關文章:
《曾國藩日記》讀后感 【讀后感】08-14
沁園春讀后感04-16
珍珠讀后感04-06
錢學森讀后感04-06
甜酸讀后感01-19
《口哨》讀后感10-11
《化身》讀后感10-09
酒店讀后感09-16
武器讀后感09-16
《變量》讀后感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