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我對拖拉說再見》有感
鏡頭一:“媽媽,您就讓我看會電視吧!電視看完了再做作業。”剛吃完飯的小亮端坐在電視前一動也不動地說。
鏡頭二:“明明,交代你完成的事情怎么又沒做?”“老師,明天不是周末嗎?周末我保證完成。”
生活中、學習時,總有這樣會那樣的事情,“拖——拖——拖——”是懶人常用的妙招。在拖中,也許小事變大事;在拖中,或許就錯過了許多機遇;在拖中,累積起來再應付了事……這樣的狀態,這樣的.結果是你想要的嗎?今天,當我再次翻開兒童作家曉玲叮當寫的《我對拖拉說再見》這本書時,感受更深。
時間是不等人的,它像流水一般一去不復返。如果沒有合理的利用,只會白白浪費時間。從這本書中。我們學習如何處理生活、學習、情感上的種種難題。“成功的人,善用時間;庸碌的人,消磨時間。”曉玲叮當在書中的真人真事——《黑名單上的人》就證明了這個道理。幾年前舉行新書發布會時,主持人因沒有時間觀念導致發布會延時,從此她發誓再也不跟這種人合作。時間就是生命,守時就是美德。這種現象在生活中不少出現。
縱觀周圍,我們班同學拖拖拉拉的現象就很嚴重,寫家庭作業拖拉,學習拖拉,答應別人的事也拖拉……總而言之,拖拖拉拉現象無處不在。我也拖拉:放暑假前,我給自己制定了計劃表。暑假的頭幾天,按作息表行事,過著充實的假期生活。才堅持了7天,就堅持不住了。每次寫作業時,又看起了電視,看著看著就入了迷。總想看完這集在寫,可看了一集,又想再看,導致暑假過半了,可作業還沒寫完一半,但我想還有一個月,來得及,先痛快地玩吧。離開學只剩幾天時,我驚慌失措地想起了作業,亂完成一通……
拖拉真的就是在浪費時間,浪費生命,所以我告訴自己無論如何都不能拖拉。那么怎么才能不拖拉呢?首先要建立緊迫感,其次,要有個計劃,并努力堅持下去,最后,當天的事情當天完成,做事主次分明。“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時間往往在匆匆的腳步中流逝,要把握時間,抓住眼前的機遇,相信你離夢想更近一步。
【讀《我對拖拉說再見》有感】相關文章:
讀《再見了,父親》有感09-22
讀《再見了,可魯》有感01-21
讀《如何說孩子才肯學》有感10-16
讀《我要精彩》有感04-12
我想對自己說作文08-26
李煜 ,我想對你說作文03-07
杜甫,我想對你說作文10-16
讀《讓我陪你重返狼群》有感03-18
說不口的再見日志04-01
讀《我的戰友邱少云》有感(15篇)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