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打造有靈魂的班級》有感作文
書香寒假,是我們學校一貫倡導的和堅持做的。放假時,教師人手一冊《做有靈魂的教育》之系列叢書,我有幸得到的是《打造有靈魂的班級》這本書。
手捧這本書,首先被它封面的話語——“班級建設其實就是一種班級文化建設,是一種精神的打造,是一種靈魂的塑造,是一種靈魂的‘牽引’,這就要求班主任做一個有靈魂的班主任,鑄造一個有靈魂的班級——有正確價值追求的班級”深深地觸動和有同感。是的,班風、班容、班貌,反映的就是一個班級的精神風貌,就是一個班級的向心力、凝聚力以及集體榮譽感,歸根到底是一個班級的文化素養的呈現,是一個班級的靈魂所在。
反復研讀讀前任局長毛杰所做的序(總序)“做有靈魂的教育”,很是有共識。毛局長的序分三個方面來闡述,分別是:為什么要做有靈魂的教育,什么是有“靈魂”的教育,怎么做有靈魂的教育。毛局長在闡述時,有理有據,引經據典,分析透徹,說理充分,我十分贊同和喜歡里面的.幾段文字。分別是:
“早上7點,在路上行走的除了晨練的老人就是學生和送學生上學的家長……周日人頭攢動的場所除了公園和商場就是各類補習班……在這樣的教育氛圍中,學生的確掌握了許多知識,但未必領略過什么是樂此不疲的興趣、豁然頓悟的快意、悠然心會的體驗!
是的,學生最辛苦,尤其是中學生,每天早上五六點鐘就起床,夜晚十一二點鐘才睡下;每天總有做不完的作業。學生對于學習,大都不是發自內心地喜歡,而是被逼迫的,在學校為老師而學,在家里為家長所學。
“德國哲學家、教育家雅斯貝爾斯說道:‘教育本身就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
是的,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那么樹木不僅會相互傳粉,繁衍后代,而且整片樹林都會動起來;一朵云推動一朵云,那么云兒就會連成片,就會勢不可擋。這二者都是其同類相互影響,相互帶動。這也就是說,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觸動,對其學生本身的影響更大。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也就是一個心靈激蕩另一個心靈,一種思想影響另一種思想,一種人格影響另一種人格。
“要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著力提升學生服務國家服務人民的社會責任感、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和善于解決問題的實踐能力。”“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
是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為此,要面向全體學生,要允許學生存在差異!暗轮求w美勞”,都應重視,且齊頭并進,這就是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學生是未來國家的棟梁,他們是要擔當重任的,為此,必須從小培養學生愛祖國,愛人民,以及服務和擔當的意識。一個國家要發展,需要千千萬萬個勇于探索與具有創新精神的人才,為此,要想長足發展,就必須要重視學生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就必須要重視學生創新精神與能力的培養,就必須要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
“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教育,更應為生命奠基,成全每一個生命的燦爛,豐富每一位學生的精神花園,這,才是有靈魂的教育!”
說得真好!知識不是教育的全部,教育歸根結底是培育人的工程,是豐富人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精神的工程,是提高人的幸福指數的工程,是滋養生命的工程。
翻開目錄,看到整本書的內容分為四個篇章,分別是:角色定位、班級發展、文化建設和師生關系。每個章節,都有多位班主任老師的“葵花寶典”——經驗之談。在這些班主任之中,有幼兒園的,有小學的,有中學的。他們大都是教育同仁中的佼佼者,對工作執著追求,對學生循循善誘,對班級管理上心,可以說是愛生如子,傾其所能,竭盡全力做好教書育人的工作的。如,吳紅霞老師的做法是——潤物無聲,張方老師的做法是——牽手成長,張宏華老師的理念是——用心聆聽每朵花開的聲音,李紹華老師的理念是——讓小草也吐芬芳,等等,看著他們的做法,為他們點贊的同時,也很慶幸,自己一直以來,對學生也是從不拋棄、不放棄,也是愛生如子,尊重學生的人格,用博愛去澆灌學生的心田,用經典為學生的幸福人生奠基——閱讀工程……
掩卷回味,如飲甘露,心田留香;如與摯友促膝長談,暢快淋漓;如一次心儀的旅程,大飽眼福;如……
【讀《打造有靈魂的班級》有感作文】相關文章:
讀《父親》有感08-31
讀《基地》有感04-12
讀《寒號鳥》有感04-06
讀《爭論》有感12-24
讀《永遠的琥珀》有感10-26
讀《執著的力量》有感,09-28
讀《教育的威力》有感09-22
讀《種子的萌發》有感04-25
讀《網絡的利與弊》有感04-06
讀高貴的施舍有感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