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老師在這里》優秀讀后感
翻開 林文虎先生的《好老師在這里》一書,一位位出色的好老師閃現在了我眼前,盡管他們各具特色,卻有一個共同的特征——擁有教育的好方法。書中介紹的老師讓我肅然起敬,他們雖然平凡、質樸,卻用自己的智慧、生命、滿腔的愛意為教育事業無私地奉獻著,為學生灼灼地燃燒著。他們讓小草長出了小草該有的風采,讓杜鵑長出了杜鵑該有的風貌,讓每個學生依自己的天性,活出像樣的自己,不愧為"好老師"的稱號。他們是我的楷模,在今后的教育之路上,我雖然不一定保證能讓每個學生都長出自己該有的自信和風采,但至少不會"非得要小草也開出杜鵑不可;非得要在春天開花的杜鵑和梅花一樣在冬天開花不可"。
在《好老師在這里》一書中,一則則故事都讓我深深感動,故事背后的事理引起我深深思考。同樣是做老師,方式方法截然不同,效果當然顯而易見,而好老師就能找到這些好方法,雖然可能會經歷種種困苦曲折,但最后的收獲卻是甜美的。其實,教育是一項慢的藝術,教師在教育過程中要學會等待,學會"靜"等花開。在所有的'故事中,我對發生在杜老師的書法課堂中的故事最感興趣:杜老師的書法課只有一個簡單的要求:"要對得起每一張紙,寫詩涂鴉都可以。寫書法,不可以說話,說話的人自己站到后面去,想好了能不說話就回座,站多久自己決定。""對得起每一張紙"是杜老師給孩子的自我要求,這通常能產生很精彩的成果,孩子的創作常常讓人動容。不過,有一節書法課,坐在最后的阿焜整節課都沒有動筆,直挺挺地坐了整節課,收作品時,杜老師看到阿焜送來的空白紙張,問道:"怎么沒寫?"阿焜很自然地回答道:"老師不是說要對得起每一張紙嗎? "老師點點頭沒說什么,收下了空白的宣紙。第二個星期的書法課,杜老師偷偷地留心阿焜,發覺他還是一樣安靜地在座位上坐了一整節課,杜老師沒有打擾他,一樣任由他枯坐到下課,一樣收下了他那空白的宣紙。第三周書法課,杜老師還是暗中留意阿焜,阿焜終于有動作了,他在紙上涂涂寫寫,杜老師則壓抑住興奮與好奇的沖動,讓整節堂課按平常的節奏進行。下課時,阿焜終于交上來一張寫滿文章的宣紙,那是一首感人的童詩。杜老師回到宿舍批改完作業后,拿起阿焜的童詩譜了一首曲子。隔天上課時,他邀請孩子們唱起了這首新譜成的歌曲。幾星期前寫不了幾個大字的作文的阿焜,在這首歌曲產生的"很有感覺"中完全改觀了。從這個故事中,我深刻體會到教師不僅需要學習"等待"的藝術,而且需要學習恰到好處的表揚的藝術,需要學會尋找能觸動學生的那根弦。從故事中,我也由衷地感受到,挖掘孩子的成就感,就像勘探甘美的泉水,只要細心觀察,認真挖掘,耐心等待,總會有泉涌的機會。
著名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支撐那些好老師"不會累"、"不覺苦"的就是對孩子們的愛,是他們用真心換真情。我想每一個老師都是想當好老師的,我們打開自己心扉,走進孩子們的世界,用心傾聽孩子們心靈的呼喚,才能讓孩子們無邪的笑容在陽光下如花綻放。最后就用書里陳元利校長的這句話激勉我自己吧——“教育之道無它,愛與榜樣而已!
【《好老師在這里》優秀讀后感】相關文章:
好家風好家訓好家規優秀征文(精選12篇)11-18
好家風好家規好家訓優秀征文(通用11篇)11-16
關于傳承好家風好家訓優秀的征文12-01
好家風好家訓優秀的征文400字11-25
傳承好家風好家訓優秀征文800字11-16
描寫老師好句好段04-09
描寫感恩老師的好段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