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根紅布條》初中生讀后感
我的書架上放著一本書—《第十一根紅布條》,這是著名作家曹文軒的短篇小說集,在這個寒假中我認真地閱讀,細細地品味,終于深深地愛上了它。
書中有不少短篇小說,最讓我感動的是其中的一篇同名小說《第十一根紅布條》。主人公麻子爺爺沒有成過家,他長得很不好看,滿臉的黑麻子,還是個駝背,像背了一口沉重的鐵鍋。他性格孤僻,給孩子們的'印象是面無表情,獨自一人,從不搭理別人的“怪物”。他有一只獨角牛,是全村最信得過的牛,很通人性,救過不少人,能將落水的孩子橫在牛背上抖,讓孩子把肚子里的水顛出來。每救一個孩子,那個孩子就會為它系上一條紅布條。后來牛老了,村子里又有了醫生,所以有孩子落水了,人們也不在想去牽獨角牛了。至于麻子爺爺更是被大家遺忘了。
可是發了秋水后的某一天,村里一個叫亮仔的孩子落水了,肚子挺得老高,醫生卻進城購藥了。有人忽然想起被遺忘的獨角牛,那時麻子爺爺已長期臥床,可他竟顫顫抖抖地下床了,他解開了牛繩,拉著牛就朝外走去。蒼老的獨角牛馱著亮仔拼命地跑。麻子爺爺也跟著牛跑,亮仔得救了,麻子爺爺卻耗盡了全部力量,與世長辭了。他的懷里藏著一個紅布包,里面有十根紅布條。
麻子爺爺用自己的死換回了亮仔的生啊!這是一位多么善良的老人啊!是一種多么博大的愛呢?盡管表面上麻子爺爺寡言少語,給村民們留下了冷漠的印象,而且村民們對他也缺少關愛,但是麻子爺爺并不計較這些,依然對落水的孩子舍命相救。讀了這篇短文,讓我非常感動。麻子爺爺他是在用實際行動傳遞著心中的愛,直到付出生命。
麻子爺爺的竭盡全力,獨角牛的默默奉獻,他們的行為讓我的思緒難于平靜,我不由得想起了四年前“5.12”汶川大地震中那些舍己救人的英雄們、老師們,他們不也是默默地在用生命譜寫一曲曲愛的贊歌嗎?或許他們并沒有豪情壯語,但他們在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用行動譜寫了光輝的篇章!他們寧愿自己被災難吞沒,也要把生的希望留給孩子們。像麻子爺爺、英雄們、老師們,還有無數心中裝著別人的人們,難道不應該值得我們去贊揚、謳歌嗎?
哦,十一根紅布條,它們永遠飄在我的心間,讓我明白了什么是不求回報的真心奉獻,什么是永不褪色的人間真愛。
【《第十一根紅布條》初中生讀后感】相關文章:
卷第十一07-09
《儀禮》喪服第十一06-14
初中生讀后感12-08
《商君書》立本第十一06-25
《管子》宙合第十一06-25
《論語》論語·先進第十一06-14
《初中生之友》讀后感09-23
《宋史》卷十一 本紀第十一07-02
《元史》卷十一 本紀第十一07-08
《周書》卷十九 列傳第十一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