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舉白旗的魚讀后感
《善舉白旗的魚》這篇,主要講述了紅鰓蓋,黃嘴殼和白尾巴三種魚爭奪一塊水域大打出手,令我難以置信的是強悍者被無情的淘汰掉了,怯懦者卻活的消逝自在這不僅讓我對怯懦的白尾魚也產生了極大的敬佩。
作者沈石溪在自家菜地后面挖了個小魚塘,準備繁殖魚苗賣給當地農民。作者先把紅鰓蓋和黃嘴殼一起放進魚塘,他倆事先商量好似的,各占半邊魚堂。氣勢洶洶的在魚塘中央的'水面上互相對峙,仿佛即將要展開一場別開生面的廝殺。
這時,作者又將白尾巴放進去,紅腮蓋和黃嘴殼好像是魚塘的世襲領主一樣,將白尾巴趕趕去,白尾巴逃了二三十個回,大概是逃不動了,就在這時,只見白尾巴將頭鉆進草叢里,露出雪白的肚皮,白肚皮加上白尾巴,猶如舉起了白旗。
沒想到,魚也分強悍與怯懦,常言道,馬善被人騎,人善被人欺,我看還要加上一句,魚善沒立足之地。
就在這時,紅鰓蓋和黃嘴殼因為一根水草,爆發了一場戰爭。戰斗持續了一天一夜。最后,紅鰓蓋和黃嘴殼都相繼嗚呼哀哉,而認為會遭到欺凌而死的白尾巴卻平安地活了下并產下自己的后代。
讀了這個故事,讓我懂得了從退為進,其實也是種不錯的方法,就像是故事中的白尾巴,它采用了"宜斯策略"在大自然中,如果鷹派的角色多了,那么,聰明的個體就會扮演鴿派的角色。(fsir)這樣就會有更多的存活機會。鷹派雖然活得揚眉吐氣,卻很容易在頻繁的戰斗中受傷或死亡,鴿派雖然活得窩囊憋氣,卻因避免了爭斗而的從活下去。
我深刻體會道:在生活中,善良和強悍是有一定原則的,要時刻警惕,保護好自己,但是不能怯懦的保住自己,坐收漁翁之利。雖然可取,但我不太贊成此策略。
在今后的學業生活中,應該與同學和老師坦誠相待,不能像紅腮魚和黃嘴魚對峙白旗魚那樣,要以集體為榮,在集體中成長。我們在集體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承擔著不同的責任。要以承認,尊重為前提,交流互鑒,合作學習,共同提高!
【善舉白旗的魚讀后感】相關文章:
魚字的謎語09-30
鸚鵡魚的愛12-24
關于魚的謎語集錦02-28
瘋長的魚的勵志故事11-16
夢見抓魚01-20
精選關于魚的謎語04-02
孕婦夢見買魚的寓意10-31
孕婦夢見抓魚的寓意10-30
夢見別人釣到魚的寓意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