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隋唐時代—絢爛的世界帝國》有感范文
最近一直在看講談社的《中國的歷史》,這套書是日本學者所著,每個作者都是著名的中國史專家。由于觀察中國歷史的興趣重點不同。這套書在許多方面都給我耳目一新、茅塞頓開的感覺。這套書并不側重歷史情節的講述,而擅長于分析,因此在看三代及春秋戰國時期時,我雖然做筆記,但仍然感覺讀頗為艱澀。為了體驗良好的閱讀感覺,我跳過了幾本,直接閱讀我稍微熟悉一些的隋唐史。
《隋唐時代—絢爛的世界帝國》,這本書為氣賀澤保規所著,日本學者似乎對隋朝尤為重視。我記得數年前曾經讀過一本也是日本學者所著的書,對隋帝評價甚高。這次本想把這本書找出重讀,可是一時找不到,我拿易中天的《隋唐定局》用于對照閱讀,感覺兩本書在許多方面的觀點總體一致,至少給我提供了以下新視角。
時代并不割裂,舊秩序崩潰中隱含著新力量。隋朝僅存在8年,但它終結了一個分裂的時代。自東漢黃巾之亂以,已有400余年的分裂局面,人口銳減。隋帝在位的24年間,人口從不滿400萬戶增加到890萬戶。隋朝建立的科舉制、三省六部制、律令制、對外策略等幾乎被唐通盤沿用,開啟了唐00余年的基業,隋朝可謂承上啟下。易中天則進一步指出,這樣的歷史節奏在中國史上并不孤立出現,如秦之于漢。我甚至在想或許民國的意義也在于開啟一個新時代。而今的互聯網時代中,更能預測到舊的秩序正在逐漸失去控制,而新的力量需要去把握。然而,新的`力量并非橫空出世,如果引用混沌大學李善友觀點。隋朝開鑿大運河、征朝鮮、創設科舉制等作為,似乎是明白了開拓和維持帝國的第一曲線。但是在拐點臨之前,楊廣沒有做好舍九取一,他要做的事太多,以至于民力用之太過,沒有迎第二個曲線的高速發展。某種意義上,秦、隋更像是一個試驗品為后者提供了經驗和教訓。
政治動向背后是利益和力量的比拼。我是第一次了解關隴集團,以武川鎮軍閥為中心的政治勢力是楊堅賴以建國的力量,也是形成開皇新政的政治力量。在完成統一后,軍事優先時代結束,隨著皇朝繼承人之爭,太子楊勇和高颎的政治路線為關中本位政策,而楊廣與楊素則傾向于包括江南在內的更廣闊基礎上重構權力。這種政治力量的對比,同樣也體現在了隋朝大力強化佛教在國政中的比例,帝一代共建寺792座。氣賀澤保規分析,在北周武帝毀佛,佛教界受到沉重打擊時,隋朝誕生,佛教界把復興佛教的希望寄托在新生的隋朝,而帝也采取積極的對策,以顯示隋與前朝不同,顯現新朝的正當性,隨后又系統地推進佛教的傳播,這一似乎是一種宗教行為,但實際上卻是國家主導的一項事業,有鮮明的政治色彩。隨著對太子楊勇的防備,高颎所信奉的佛教教派之一的三階教受到打擊,而楊廣高調倒向天臺宗,這樣當時代表新佛教的三階教和天臺宗都與政治結緣。以往讀書往往側重與歷史上發生了什么事,但是像這樣分析背后的力量對比和包涵的意義,給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考問題的視角,能看得到表象背后的勢能,這才是讀史的意義。這一套書還遠未讀完,但確是近值得推薦的一套好書。
【讀《隋唐時代—絢爛的世界帝國》有感范文】相關文章:
讀《世界名人的故事》有感08-13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15篇)03-03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400字02-10
讀《平凡的世界》有感800字12-19
“良心”——讀《悲慘世界》有感09-22
讀《悲慘世界》有感15篇11-24
讀《走向世界的中國》有感:飛躍的中國10-16
高一讀《蘇菲的世界》有感5篇04-12
讀吶喊有感范文5篇11-24
讀《太陽夢見我》有感范文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