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學科學教育》讀后感
用了幾個星期的時間,陸續看完了《新小學科學教育》。整本書共分五個章節,從理論的角度、科學活動的組織、科學中的思考和決策及60個科學探究活動等方面闡述了一個核心的理念:為促進學生思考而進行的教學,既有理論的高屋建瓴,又有實例的對比剖析,觀點鮮明,說服力強。書中講到科學和科學探究的區別。兩者內容、背景不一樣,可觀察到的結果也不一樣。當兒童只學習科學時,他們有可能在畢業離校時只學會了一堆名稱和標簽,而這些東西中只有一部分是正確的。但是,沒有提升思維的附加維度、沒有對科學探究過程的積極參與,他們將不會有能力把原理應用于新的情況、明智的解釋數據、精確的觀察、檢驗假設、評價數據或者更為重要的是,學會所有科學家必須知道的事情以便成功。這一事情就是如何失敗就從頭再來,繼續不斷地嘗試。科學知識加上科學思維才是科學探究。
書中提供了多個為強調思考和決策所進行的 “游戲---聽取報告---再游戲” 這種教學模式的課堂實錄。并就同一教學內容呈現了“教科學”與“為促進學生思考而進行的教學”兩種理念下的.師生對話。后者的問題更開放,更多的是讓學生去觀察、比較、提出和檢驗假設、收集數據和對數據進行分類、解釋和評價結果。教師僅是引導學生思考、對學生的想法進行反饋或解釋。看著書中案例,對照自己平日教學。確實有些僅是在“教科學”,很多時候沒有經過學生嚴格的觀察、實驗、思考,教師急于把結論告訴學生,教師的講解霸占了學生操作、思考的時間,不利于他們科學素養的形成。我們應該多給學生實驗操作的機會,同時注重實驗數據的統計分析。這樣學生的科學學習參與度會提高,學習的熱情也會上漲。
這本書我只粗略看了一遍,里邊還有很多精髓沒有參透,我會抽時間再進行一次認真的閱讀,相信會有更大的收獲。
【《新小學科學教育》讀后感】相關文章:
《科學的歷程》讀后感10-30
關于科學讀后感范文09-07
《科學趣味故事》讀后感12-26
小學生讀后感愛的教育01-19
科學探索者讀后感11-24
科學家故事讀后感02-16
《詩詞中的科學》讀后感01-20
小學生愛的教育讀后感14篇11-14
讓技術為教育注入新活力勵志文章12-25
教育教學讀后感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