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說課,聽課與評課》讀后感
近來,我閱讀了《新課程——說課,聽課與評課》一書,這本書立足于推進改革深化改革這一原點。叢書中問題的提出與解決均來自于全國各地實驗區的研究與實踐。書中帶著新課程的理念敘述著改革實踐中的問題與解決,激發著教師的熱情,智慧與信心。全書共分5個章節,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闡述與分析著課程改革的背景,平臺,橋梁及如何正確進行說,聽,評課,最后還展示了一組優秀案例,給教師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學習空間,也給正處在改革摸索階段中的老師指明了方向,書中對于每一個理念的產生,操作,實踐,與反思都有具體的一個過程與評析。因為這些問題均來自教師的實踐,所以,讀來仿佛覺得許多地方都是自己曾不注意的或是意識到問題所在,但尚處在迷惑中,沒有較好的解決方案。如果能通讀本書,就會幫你疏理改革實踐中的小阻礙,對有的章節還可以進行精讀與摘錄。
在讀了這一章節之后,對于采取有效的教研方式頗有同感。專家評課就是借助專家的教育智慧反思教師教育的行為及其今后的教育理念,提出問題的關鍵所在并提供適合于當時場景的可供選擇的行動方式。當教師在傾聽過程中意識到該場景所蘊涵的理論在實際場景中的聯系與應用方式時,就會有"豁然開朗""茅塞頓開"之感,專家的評課過程不僅向教師展示了具體的"教育智慧",同時給教師提供了一種反思的示范。
就如我數學組在教研活動中,就十分注重評課這一環節,當資深老教師評課時,我們會發現許多我們不曾意識到的環節,老教師卻捕捉到了,并從理論依據出發,結合現場教學效果與學生的反應融合在一起加以點評,聽得我們心服口服。如:課堂中應發揮學生主體性,適時收放,要相信學生的能力。千萬不要局限學生的思維,讓其走到教師預先設計好的軌道上來,這樣學生的諸多潛能均被扼殺。這就是學生學得過死,思維局限的根源所在。經過老教師的`評課之后。我們不僅知道如何直接改進自己的教育行為,另一方面也學會了如何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所以邊進行學習此書中的有關理念,邊結合自身的實踐即時反思,共鳴,會對自己今后的教學十分有益。
目前,一些名校在作經驗交流時,都談到了教研活動的重要性與有效性是推進教學質量此文來自優秀斐斐,課件園的關鍵。對此,本書中就這個問題闡述了實踐中的問題,摘錄如下:
1、傳統教研制度的弊端。傳統教研關注的重點是教材,教法和學生的學業成績,對教師的專業發展關注很不夠,教研活動大多是組織教師學習教學理念,研究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等。這種教研方式效率不高,而且教師個體之間,學校與學校之間,學校與研究機構之間缺乏溝通與聯系,長此下去就會導致教師視野狹窄,心態封閉,妨礙教師個體成長,有必要對教研組織的結構重新構建,使之產生能夠適應不同層次學校的教研組織結構。
2、構建新穎的教研組織結構。
a、構建開放型的學校教研組,賦予學校教研組的內涵。
b、建立大學,教研機構與中小學的合作研究制度,為教師的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3、采取有效的教研方式:
a、采用反思型教研模式。促進教師自我革新。模式是"聽課————評課————再上課————再評課",這與荷蘭學者柯斯根提出的教師在反思中發展的機智不謀而合。
b、建立說課,聽課,評課的相關制度,促進教師教學監控能力的提高。
【《新課程說課,聽課與評課》讀后感】相關文章:
《望月》聽課記錄及評課04-23
《un ün》聽課記錄及評課06-13
《放小鳥》聽課記錄+評課稿04-23
《我和祖父的園子》聽課+評課03-20
教師聽課評課優秀評語(通用9篇)04-12
16課《說勤奮》評課稿(蘇教版第七冊)06-08
文言文《捕蛇者說》評課06-21
《詠華山》第二課時聽課記錄附評課稿04-25
文言文《捕蛇者說》評課稿06-08
《我和祖父的園子》聽課記錄和評課稿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