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給教師的建議》第24條有感范文
在我們學校果園的中央,長著一片高高的、蔥綠的葡萄叢,壯實的葡萄藤足有兩米高。少先隊員們把枝條固定在鉛絲上,一行行地排得很整齊。你順行看過去,幾千串黃色的葡萄確實惹人喜愛。我們這個葡萄園是學校的驕傲。不但我們本村的,還有鄰村的莊員們都到這兒來學習。在葡萄園里勞動被看成一種很大的樂趣和很高的榮譽,只有那些最勤懇、最愛勞動的學生才配享受它。每當從許多愿意勞動的學生當中選出10一15個人,讓他們在行間松土,或者把枝條纏到鉛絲上,或者在秋天給每一棵樹叢根部壘土,或者在冬天堆上雪以保持水分,這時那些沒有被選到的人就覺得受了委屈,感到失望。這使我不由得回想起15年前的往事……
當時這里是一片荒地。記得有人對我說過:以前曾經(jīng)把這塊地給過一個更夫和財務員,讓他們?nèi)シN土豆,他們都不肯要,因為這塊地上已經(jīng)種過50年土豆,它已經(jīng)完全沒有肥力了。于是我建議把這塊地改造成肥沃的土地,使它變成一片花果茂密的果園。
我費了很大的勁才說服高年級學生給這里運來了大約30噸含腐殖質(zhì)的農(nóng)肥。我看到,學生們只是出于對我這個新上任的校長的尊重,而不是出于對勞動的熱愛,才完成我的要求的。在施肥以后,還必須挖一些一米半深的坑,再把腐殖質(zhì)跟黑土摻和起來,填進每一個坑里。
當時在我們村子里還沒有人種葡萄,雖然在我們這個地區(qū)供葡萄發(fā)育的條件是再好不過的。我給學生們講述葡萄是一種多么美妙的`植物,可是我感到我的話并沒有打動他們的心。我記得,當我談到熱愛勞動,并且還引用了高爾基的話時,十年級的一個叫奧麗婭·特卡琴柯的女生,滑稽地向她的女友們眨眨眼睛,問道:“剛才您說,勞動會使生活變得美好。可是請您說說,難道像挖這些土坑的勞動也是可愛的嗎?難道這種事能給人帶來歡樂嗎?至于高爾基的話,那大概是為了把詩寫得美一些;而在生活里,像拾糞這樣的勞動,難道也能讓人熱愛它嗎?”
從那時起已經(jīng)許多年過去了,可是這個姑娘提的問題,我卻始終沒有忘記。最近7、8年來,當黨和人民向?qū)W校提出要培養(yǎng)熱愛勞動的人的任務時,我又不止一次地聽到有人提出這個問題。要回答這個問題并不像乍看起來那么簡單。但是卻必須回答。我們不僅要證明熱愛勞動是人的自尊和文明的最高程度,而且必須說明究竟怎樣才能培養(yǎng)起對勞動的熱愛。生活本身做出了回答。 讓我們再回到葡萄園的故事上來。我清楚地知道,那些為第一批葡萄叢挖坑的學生,到中學畢業(yè)后就能看見他們的勞動果實。也可能,到那時他們還會帶領自己的孩子到學校來。這當然是很好的。不過,還應當更多地想到那些低年級的孩子,他們在校期間,還能種植三熟葡萄,三次看到自己的勞動果實。我們舉行了一個“勞動節(jié)”(我們給栽種葡萄那一天取了這個名稱)活動,來參加的不僅有那些運肥挖坑的人,還有小學生——一、二、三年級的孩子,他們不是來旁觀而是來勞動的。開辟葡萄園這件隆重的、“大人的”事讓小孩子來參加,單單這一點就使他們把勞動當做一種不平常的、莊嚴的因而也是快樂的事來對待了。
到了這一天,小學生們每人給每個坑里捧一捧肥土,給葡萄根涂上有營養(yǎng)的溶漿,然后埋土、澆水。孩子們的勞動量是不大的,但是他們比起那些運肥和挖坑的高年級學生來說,卻懷著更加濃厚的興趣,盼望著葡萄藤長出第一批嫩芽來。這是為什么呢?在那幾年里,我還沒有下功夫去研究這類現(xiàn)象的心理學的奧秘,可是我有一個明確的想法:應該從最幼小的年齡起就吸引兒童參加勞動,而且要使勞動進入兒童的日常生活,變成他感興趣的事,通過勞動來激發(fā)他的幻想,使他像幻想到遙遠的國度去旅行和去發(fā)現(xiàn)新大陸一樣。在帶領小學生去參加勞動節(jié)以前,我就給他們講故事,說一棵葡萄可以結(jié)出一百串又大又甜的果實,說可以把葡萄藤培植到像學校樓房那么高。這番話激發(fā)了孩子們的想像,就像你對他們談那稀奇的海洋動物,談我們這一帶草原里的斯基福人的古墓里的奇珍異寶一樣。于是,他們?nèi)朊运频刈銎鹗虑閬砹恕?/p>
葡萄藤上的第一批葉子發(fā)綠了,新長出來的嫩枝向著太陽伸展。在暖房里,我們用花盆裝上含腐殖質(zhì)的肥土,栽一些插條,它們到冬季就生根,到了春天把它們移栽到普通的土壤里,再過一年就已經(jīng)結(jié)出果實來了。
這個目標是非常誘人的。我還帶來了一籃子成熟的葡萄,讓孩子們生平第一次品嘗了這種果實。大概這一點也加強了目標的吸引力。試想,這樣一來,誰還會拒絕用桶去提肥料,用鳥糞去制作追肥用的溶液,拒絕干這種又臟又累的活兒呢?
春季到了,孩子們把培育的小樹苗移栽在暖房里。對十來歲的孩子們來說,挖坑,把黑土和腐殖質(zhì)拌和成有營養(yǎng)的肥料,然后再撒進坑里,確實是不輕松的事。但是,他們真心實意地、入迷地勞動著,這可能是理想在鼓舞著他們的緣故。這些孩子種的葡萄園(大約有30棵),成了學校果園里最漂亮、管理得最完善的一角。當一年前高年級學生種的那些葡萄開始結(jié)果的時候,低年級的孩子們高興極了。因為他們感到自己也是這項勞動的參者,他們還記得勞動節(jié)那一天的情景。好容易等到果實成熟了,我就把一串串的葡萄分給孩子們。他們興高采烈地把果實拿回家,奉獻給媽媽和爸爸。
【讀《給教師的建議》第24條有感范文】相關文章:
讀《給母親梳頭發(fā)》有感04-06
讀《給心靈洗個澡》有感01-21
讀吶喊有感范文5篇11-24
讀《太陽夢見我》有感范文12-14
讀《父親》有感08-31
讀《基地》有感04-12
讀《寒號鳥》有感04-06
讀《爭論》有感12-24
讀《永遠的琥珀》有感10-26
讀《執(zhí)著的力量》有感,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