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教師10個怎么辦》有感范文
教育的過程應該是一個塑造的過程。孩子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其實就是在塑造他們的人生。
給你一根甘蔗,你是從甜的一頭吃起呢,還是從不甜的一頭吃起?我們可以從吃甘蔗的兩種不同的方式來隱喻兩種不同的人生方式和態(tài)度:從甜的'一頭吃起,越吃越?jīng)]滋味,它隱喻的生活方式是先甜后苦,把它算作現(xiàn)實主義的生活態(tài)度。從不甜一頭開始吃起,就會越吃越甜,它所隱喻的生活是先苦后甜,可以說是一種理想主義的生活態(tài)度。
在兩種生活方式中,我們往往鼓勵第一種生活方式:“吃得苦中苦,方位人上人!钡招兄壬性捳f:我們不做人上人,不做人下人,不做人外人,要做人中人。人上人是貴族,心態(tài)自負看不起別人,人下人是奴隸,心態(tài)自卑,人外人找不到做人的感覺,心態(tài)是自閉。而人中人是心底平和,與人和諧相處,心態(tài)是自信和舒展。我們用吃甘蔗的現(xiàn)象對照教育,以“先苦后甜”來教育和激勵學生不容懷疑,它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是現(xiàn)實是生活中因為很長時間都沒有感覺到甜味而懷疑甘蔗不是甜的,于是放棄這節(jié)甘蔗的人我們也時有耳聞。那是我們所不愿看到的結果。
現(xiàn)實是整個人生的組成部分,未來就是一個個現(xiàn)實組成的。今天的甜就是未來甜蜜的基礎,它是幸福人生的組成部分。在教育中,我們總是要學生明白“吃得苦中苦”的道理,將來成就“人上人”的生活。殊不知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也會失去一些人,錯過很多美好。今天讀了陳大偉的教授的著作才懂得: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我們要讓學生經(jīng)歷美好。只有把一個個美好串起來,才能組成一個美好的完整的人生。
塑造孩子的人生,我們并不是讓他們飽受痛苦,更多的是讓他們經(jīng)歷一次比一次的美好體驗。讓他們始終堅信,努力后彩虹會更美麗。由此推及我們的課堂,要想學生體驗幸福的學習生活,那么就讓他們經(jīng)歷一堂堂精彩分層的課堂吧。唯有這樣,他們才會義不容辭,死心塌地地愛上課堂愛上學習,陶醉其中。
【讀《教師10個怎么辦》有感范文】相關文章:
讀吶喊有感范文5篇11-24
讀《太陽夢見我》有感范文12-14
讀《父親》有感08-31
讀《基地》有感04-12
讀《寒號鳥》有感04-06
讀《爭論》有感12-24
讀《中國神話故事》有感范文10-08
讀《蘇步青愛國故事》有感范文12-21
學生讀《綠野仙蹤》有感范文02-09
讀《藍色童話》有感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