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若琴弦》讀后感700字
史鐵生,一個將自己的實際生活融入到寫作中的人,讀他的《命若琴弦》,仿佛在讀他本人,文中通過對一老一小兩個瞎子的遭遇,向我們詮釋著生活乃至生命的意義,“無所謂從哪里來,也無所謂到哪里去,”生活是一種體驗,是體驗追求目的的過程,而不是體驗達到目的的感受。
老瞎子有著自己的目的:彈斷一千根琴弦就可以得到復明的藥方;小瞎子也有著自己的夢想:和自己心愛的女孩在一起。而后小瞎子明白要想實現自己的目的,就必須要“睜開眼看看”,目的是和老瞎子統一了,但是老瞎子此時已經知道其實復明的藥方不過是一張白紙,也恰恰是這張白紙,成為他堅持活到今天的動力,讓他體會到過往生活的充實美好,于是他又不得不繼續的 “騙”小瞎子,因為他明白了目的是虛設,但卻是支撐他們一代代活下去的動力,看不見是他們的宿命,但卻不能剝奪他們生活的權利。老瞎子最后的醒悟無疑是在提點我們:既然你無法選擇自己的出身,那你就好好生活吧!
人生就想這琴弦,拉緊了才能彈好,彈好了就夠了,琴弦上裝載了瞎子的夢想,每一根斷弦都是瞎子走向復明的希望,在這追求復明的過程中,他們天天都在用心彈著每一個音符,一路走來,盡管目的是虛設的,但是他們享受到了生活的快樂,正如書中所說,“他一路走,便懷戀起過去的日子,才知道以往那些奔奔忙忙興致勃勃的翻山、趕路、彈琴,乃至心焦、憂慮都是多么歡樂!”,如果沒有這目的,或許他們早已離開這個世界。
聯系我們自己,生活中的每個人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出生如一張白紙,每個人在這張白紙上勾勒著自己對世界的未知,生活正因這樣而有意義,每個人都在享受著追逐夢想的`過程,途中的每一份磨難都是將來美好的回憶,“人生就像是一列火車,不在于終點在哪里,關鍵是享受途中的風景,”一語破的。
當我們遇上自己的盲區,不要因恐懼而遲遲不敢邁步,在抱怨也不過如此,所以只要我們將目的虛設好,繃緊自己心中的那根弦,便能彈奏出獨屬于你自己生命的美妙之曲,這樣才能激發我們的動力,走出黑暗,享受陽光的溫暖。
為活著找個充分的理由,那就認真的對待每一天吧,輕松走自己的路,便是生活的意義。
【《命若琴弦》讀后感700字】相關文章:
琴弦現代詩11-30
愍命07-09
愍命07-09
哀命07-09
哀時命07-09
命勵志文章02-03
《尚書》周書·冏命08-24
《列子》力命第六06-14
《七諫·哀命》譯文12-27
《七諫·哀命》原文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