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
曾記得,我們參加過20xx年精彩紛呈、砥礪共進——克拉瑪依區“市特級教師、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教學觀摩及教學論壇系列研討活動。期間, 魏老師的讀《第五十六號教室的奇跡》的感受,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幾天,我又一次重新拿起這本書,邊看邊追尋奇跡。這種追尋的歷程,讓我也有一種沖動,想談談我的心得體會:此時我最想說的一句話就是:這真的是一本好書!
一、有個性的老師
1、敢講真話的老師。
雷夫老師敢于講真話,在自序中他就寫著:“像所有真正的老師一樣,我經常失敗。我睡眠不足。我在凌晨時分躺在床上睡不著,為著一個我無力教育的孩子而感到極度痛苦。當一個老師,真的會很痛苦。”我讀到這句話的時候,就感覺雷夫老師很有個性,盡管他已經是個非常優秀的教師了,身上已經被照上了許多美麗的光環,但他依然能把自己心底里的話講出來,真實地表達自我,不怕露短,不怕出丑。
2、有職業良心的老師
我個人覺得雷夫老師之所以能獲得成功,首先取決于他的職業良心,他很真實,很坦蕩,很勇敢,敢于面對自己的不安、痛苦,敢于面對教育的困惑、不良現象,而后有所思考,并能用自己的方式去做一些努力,用自己的雙手去為他的學生撐起一方天地,讓第56號教室的學生有最大程度的發展。
3、有愛心的老師。
在《第56號教室的奇跡》一書封面的醒目處寫著“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我想這幾個字其實是概括了雷夫老師的教育理想,或者說是折射出了雷夫老師教育追求。“讓孩子變成愛學習的天使”,說來簡單,做起來并不容易。在本書中,我們看到了雷夫老師點點滴滴的有益的做法,也看到了在他眼里,學生都是可愛的天使,更看清了他的一切努力都是為著讓這些天使變得愛學習、會學習這樣一種最樸素的意識和想法。雷夫老師為什么能做得這么好,能讓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產生最生動的、最大化的、最被大家所認同的效益?從本質上來看,這是因為他有愛心,有一顆熱愛兒童的心,他是真正把自己的學生放在心上。
二、作為班主任,雷夫給我的啟示
讀這本書的時候,我發覺雷夫老師的很多想法,甚至是做法與我們學校的一些做法與想法竟有很多相似之處。在這本書中,雷夫認為通過文學,孩子們會用不同的眼光看世界,敞開心扉接受新觀念,踏上光輝的大道去遠行,所以他培養終身閱讀的孩子。也因為寫作能力會令孩子終身受用,所以作才用四種方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他的這些認識,也正是我們語文教師在實踐中所思考的一些東西。值得一提的是,他在教室里組織學生開展的“少年創作計劃”與我們“讀寫結合”的課題研究有點相似之處。在我們積極參與“讀寫結合”的課題研究時,我在我們班展開活動就有他特定的內涵:班級中的集體活動,特別是家園互動、班級特色活動要圍繞選擇的切如點展開,用雷夫老師自己的話來說就是:“這很費功夫,但我發現孩子們很喜歡從頭到尾完成一本書的感覺。”所以,在讀到這些內容的時候,還真有些“英雄所見略同”的感覺。
同時,我也發現,雷夫老師的一些創新之舉,如開辦讀書會,幫助孩子挑選圖書,撰寫每月讀書心得等無一不是好方法,都值得我們學習借鑒。因此,讀著這些文字,我有的`是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三、作為孩子的母親,這本書給我以方法的依靠
教育孩子和教育學生并不是一回事,我也常常感嘆自己的“育兒經”儲備不足。這本書恰好是一本很不錯的家庭教育書籍,不管怎樣,讀了它,我也從中汲取了不少營養。這正如本書的推薦人之一的尹建莉在文中所說的“這本書非常適合家長讀,讓第56號教室的根基延伸進你的家中。”
雷夫老師在書中提出的“道德發展六階段”是不得不說的內容,我個人覺得它是本書相當出彩的一部分內容。他提出的學生的道德“六個階段”分別是——第一階段:我不想惹麻煩;第二階段:我想要獎賞;第三階段:我想取悅某人;第四階段:我要遵守規則;第五階段:我能體貼別人;第六階段:我有自己的行為準則并奉行不悖。我看完這本書后,就把這幾句話寫下來,壓在我兒子平時用的書桌的玻璃下。現在,我發現我和兒子已經開始“使用”它了。我發現,用上它后,教育孩子似乎都變得簡單多了。
看過這本書的讀者都知道,這本書還傳遞出不少先進的家庭教育觀,教給家長不少方法,例如開家庭讀書會等等。我想,雖然我們身處不同的國度,文化背景也有所不同,但對孩子的教育還是有其相通之處的。
這些只是我閱讀的一些淺薄的反思。真是:“談笑間激情飛揚,欣欣然春風化雨”,同讀一本書,感受有所不同,這種追尋也是一種享受啊!
【第五十六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相關文章:
《第56號教室的奇跡》讀后感1000字(通用6篇)05-31
會飛的教室讀后感五篇09-08
奇跡美分的勵志故事11-17
本田的奇跡之路勵志故事03-19
奇跡美分勵志故事03-25
教室的標語12篇09-13
冷教室散文11-10
《奇跡男孩》觀后感02-18
相信自己,相信奇跡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