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激揚生命》讀后感范文
讀一本好書,可以使人心靈充實,眼界開拓。細品郭思樂教授的《教育激揚生命》,呼喚教育回歸生本!
郭思樂教授在書中說:“學生既是教育的對象,更是教育的資源。”是啊,一直以來,在教育者的心中,學生僅僅是我們教育的對象,很少人能夠認識到學生還是豐富的、鮮活的教學資源。郭思樂這一全新教育主張的提出,使我們重新認識了學生,也重新思考了教與學的關系。
書中講了這樣一件事:香港的一位專家在講演中講了一個故事,有一堂課,老師病了沒來上課,來的是代課老師,同學們很高興,因為代課老師是不上課的,只要關注學生不吵鬧就行,學生玩什么都行。學生開始很安靜,漸漸地聲浪起來了,這時代課老師敲敲桌子:喂喂,你們這樣吵,我就講課了。”這樣一來,學生被鎮(zhèn)住了,班里立刻安靜下來。郭思樂教授談到的這個故事啟發(fā)我們,玩是兒童的天性,而教和兒童的玩是對立的。教能不能轉(zhuǎn)化為“玩”呢,很難,而學是可以轉(zhuǎn)化為玩的,因為它有三個有利的條件:一、學和玩有同樣的主體,都是兒童自己。二、學就是要學習真善美。三、兒童的喜愛活動的天性,其本質(zhì)上又是學習的天性。教必須轉(zhuǎn)化為學。一位老師說得好,學校就是學校,而不是“教堂”。
在生本教育實驗中,我們會感到,在基礎教育的范圍內(nèi),且不說許多東西不能教,就算是能教,學往往要比教來得順利和容易得多。老子說“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而推演到我們,則是“事得一以順”,找到了事情的真正本體,事情就會變得順利。我們找到了學是教學的本體,教原本就是用來幫助學的。
書中,做了一個類似于思想實驗的想象。如果你想喝水,那么拿起礦泉水,不假思索就可以把它喝下去,因為你對喝水有生命的需要,有生命的本能。現(xiàn)在假定你鄰座的老師對于喝水沒有生命的需要,也沒有生命的本能,都需要你教,于是你把它編成教材,進行講授,最后考查。教材的第一章第一節(jié)想必是“順時針和逆時針”(擰蓋子必備的知識),而第N章想必是水瓶應該舉到什么樣的高度……,然后,鄰座聽得十分疲勞,考查起來他可能僅僅是60分,并且,可憐的他想用你教的辦法去喝水的時候,竟然不會喝了。
這個故事對于當下繁雜的基礎教育問題具有一針見血的見解作用,它比喻我們教育中大量存在這種不用教的東西,尤其是本能可以實現(xiàn)的東西,我們許多時候在教本能!
聯(lián)想我們實際的教學,長期以來,我們對于本能可以實現(xiàn)的事情,卻教得十分認真,做著許多無用功或者有害功。比如我們物理教學中,指導學生學會使小燈泡發(fā)亮的連接方法。之前我們會教學生把燈泡一端用導線連電池的正極,另一端連電池的負極,一步步,學生近乎毫無自我發(fā)揮的空間。
而在生本教育理念指導下,老師給學生提供有結(jié)構的材料,在確保安全的條件下,借助學生自己,讓學生自己去探究和實踐,學生會發(fā)現(xiàn)可以一次同時讓2個小燈泡發(fā)亮;可以同時連接2節(jié)電池,可以增加小燈泡的亮度……
你給學生學的機會,而不要認為他不能學,不肯學,他會興致勃勃地學,比教要直接的多,方便得多。為此,我們可以進一步解放兒童,我們的`工作必須是靠學生自己的思維、活動來完成,這樣簡單、自然的思考,長期以來我們卻沒有去關注,我們作為教師常常太主觀主義了,因此也浪費了許多時間和精力。
我們的傳統(tǒng)教學中,事實上諸多方面是嚴重壓抑兒童原應激揚的生命本性,這也導致了相當多的尖銳的教育教學矛盾問題出現(xiàn),以至于到今天很多傳統(tǒng)教學問題已經(jīng)基本上到了難以破解的地步,現(xiàn)在反思起來,教育教學問題死局的本質(zhì)依然是未把主體回歸到“學生”這一個最關鍵的對象之上。
而“以生為本,激揚生命”的生本教育,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jīng)倡導并始終明確堅定徹底地以“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全面依靠學生”為教育教學宗旨及目標,真正把教育回歸到“學生”“孩子”“兒童”這個教育主體之上。
生本教育,無疑是當下破局基礎教育教學難題的一條光明改革之路。我想就讓我們通過生本教育,還給我們的孩子一個真實生動精彩的課堂。當下我們的教育需要生本,請讓我們的教育回歸生本!
【《教育激揚生命》讀后感范文】相關文章:
《生命生命》讀后感模板三篇范文03-23
激揚青春勵志演講稿02-09
《熱愛生命》讀后感范文7篇03-14
《生命藍圖》讀后感10-28
談生命讀后感08-24
《生命生命》讀后感模板通用三篇03-23
《生命生命》讀后感模板精選三篇03-23
學生生命生命讀后感八篇02-27
《原始生命探索》讀后感04-07
《家庭教育》的讀后感范文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