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一地雞毛》有感范文
小林站在走廊上,看著老家的來信,信是上次來北京看病的小學老師他兒子寫的,說自上次父親在北京看了病,回來停了三個月,現已去世了;臨去世前,曾囑咐他給小林寫封信,說上次到北京受到小林的招待,讓代他表示感謝。都說師恩難忘,我不知道,此時的小林心里作何感想。他是否想起了那年冬天,想起了自己上自習跑出去玩冰,想起了自己的身體在冰冷的水里,想起了被人救上來后,是這個“老師”沒吵他,是這個老師把自己的棉襖脫給他……
師恩難忘,你信嗎?
忘記太正常了,能記起已經很不錯,記起的同時,力所能及地幫老師一把,這才算沒忘——忘,心亡,即沒心沒肺。“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學生有出息了,老師也就老了。老了,就沒有用了,沒有用,誰還會記得呢?《虎媽貓爸》里勝男的父親畢老師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嗎?要不是勝男,那些功成名就的學生有誰會記得曾經有過這樣的.一位老師,在生命里出現過。不錯,畢老師的確太嚴厲了,他的“必勝決”讓學生覺得痛苦,可試問沒有那段痛苦的時光,會有這些“學生”現在的光鮮亮眼嗎?也許會有,但我想絕不會有那么多。
不知什么時候,隨隨便便一個人都可以被人稱呼為“老師”。“老師”可以隨便叫,但聽到的人可一定要清醒啊,要知道,“老師”可不是那么隨便的。看看這位曾經有恩于小林的“貴人”吧,來找小林(赤裸地說,就是不拿,念在當年有恩于你的份上,付點利息行嗎),帶著兩桶香油,只為了確定一下自己的病,有希望就治,沒希望就算了。老師知道事情該怎么做,這樣一位不隨便的老師,是臉也沒有洗一把,茶也沒有喝一口,隨便的就讓人“打發”了。雖然小林也內疚過,送老師到了公交車站,可有什么用呢?
頂著國家干部的光環,無奈囊中羞澀呀。就像他說的“誰不想尊師重教?我也想讓老師住最好的地方,逛整個北京,可得有這條件!”師恩難忘,“有條件回報,沒條件創造條件也得回報”,這是良知。不要再把生活的殘酷作為擋箭牌,給自己找尋借口了。不是每個人都能走進自己的生命,也不是每一個走進自己生命的人都能像老師一樣牧養我們的身心。
師恩難忘,我信!感念師恩,我也信,這知恩報恩吧——我不敢肯定,因為不經歷實踐考驗說出的話只是話。
【讀《一地雞毛》有感范文】相關文章:
讀吶喊有感范文5篇11-24
讀《太陽夢見我》有感范文12-14
讀《父親》有感08-31
讀《基地》有感04-12
讀《寒號鳥》有感04-06
讀《爭論》有感12-24
學生讀《綠野仙蹤》有感范文02-09
讀《中國神話故事》有感范文10-08
讀《蘇步青愛國故事》有感范文12-21
讀《杜甫傳記》有感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