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加西亞的信》讀后感1300字左右
“英雄就是作了自己應該做的工作的人——那些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阿爾伯特·哈伯德。這是一本很小卻一直暢銷不衰的書,名叫《致加西亞的信》。作者是美國的阿爾伯特-哈伯德。
該書自1899年引發轟動效應到1915年作者逝世為止,《致加西亞的信》的印數高達40,000,000冊。創造了一個作家有生之年一本圖書銷售量的歷史記錄。日本天*曾下令:每一位日本政府官員、士兵乃至平民都要人手一冊《致加西亞的信》。本書講述的是一個“把信送給加西亞”的傳奇故事。當時美西戰爭爆發,美國總統麥金萊急需一名稱職的特使到西班牙,去把一封關系到戰爭成敗的信送到加西亞將軍手里,麥金萊必須與他合作才有勝算。軍事情報局向總統推薦了安德魯·羅文。羅文沒有任何推諉,接受任務后也沒有提任何要求和問題比如:“加西亞在什么地方?”“到哪里能找到加西亞?” 就立即出發。在沒有一個人知道,沒有一個人監督,沒有一個人威逼的情況下,他沒有半途退卻,沒有把信人丟進臭水溝,而是以其絕對的忠誠、責任感和創造奇跡的主動性經歷種種磨難和艱險。最終把那封信送到了加西亞將軍手里,為美國贏得了這場戰爭奠定了基礎。在這本書中,作者并沒有花太多筆墨去極言英雄羅文送信的艱難,而是重在褒揚羅文的敬業精神、卓越的執行力、責任感和忠誠的品質。他的事跡100多年來在全世界廣為流傳,激勵著千千萬萬的人以主動性完成職責,無數的`公司、機關、系統都曾人手一冊,以期塑造自己團隊的靈魂。這個故事多是為公司企業等為用,那么對于我們大學生來說,這樣一個勵志的故事又會帶給我們一些怎樣振聾發聵的聲音呢?谷振詣老師曾稱呼我們為“職業的學習者”,世界萬物大致道理都是相通的。我們不妨將自己想象為“杜拉拉”“李拉拉”或“趙拉拉”將學校作為職場。捫心自問,我們是一個合格的送信者嗎?我們中的多少人像羅文一樣主動地去工作,去生活?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經常怨聲載道,當時怎么就進了這個學校,當初真不該選擇這個專業!
王志毅老師說過,在大學里對于專業學習,大致可以分為四種態度,厭之—棄之 、不喜之—淡薄之、偏愛之—深習之、既來之—則安之。其中最怕的就是既來之則安之。整天無所事事,虛度光陰。直到畢業混個畢業證,卷鋪蓋走人。我們是否應該學習羅文那種寶貴的品質呢?例如積極性,勤奮、自信。用積極的態度,投入學習之中,將許多的“不可能”變成“不,可能”,充滿主動性地去學習。對待自己,要有自信,保持自信和良好的心態是贏得成功的關鍵。我們年輕人所需要的不僅僅是書本上學習來的知識,也不僅是他人的種種教誨,而是要塑造一種精神:忠于上級的托付,全力以赴的完成任務——把信送給加西亞。雖然說,就業難,就業難。但是其實社會上需要大批的能把信送給加西亞的人,他們在任何情況下都能克服種種阻力完成任務。能做到這不會為自己的工作操心。因為世界上到處是散漫粗心的人。許多人為求溫飽而工作的無家可歸的人士表示同情,許多人把那些他們的雇主罵得體無完膚,但從沒有人提到,有些老板一直到年老,都無法使那些不求上進的懶蟲做點正經的工作,也沒有人提到,有些老板長久而耐心地想感動那些當他一轉身就投機取巧的員工。我欽佩的是那些不論老板是否在辦公室都會努力工作的人。就如羅文一樣,地把信拿去不會提出任何愚笨問題,也不會隨手把信丟進水溝里,也不會老把工作當作“苦差事”去辦,而是不顧一切地把信送到。具有羅文那樣有寶貴敬業精神的人,永遠不會被解雇。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做一名合格的送信者,你準備好了嗎?
【《致加西亞的信》讀后感1300字左右】相關文章:
致加西亞的信讀后感范文(精選12篇)12-23
致加西亞的一封信讀后感范文(通用8篇)08-01
《致家長的一封信》讀后感02-17
秋天的讀后感600字左右10-09
夢想的力量讀后感600字左右10-09
海的女兒800字左右讀后感09-23
《致女兒的信》教學反思12-19
《致女兒的信》教學實錄12-09
《致女兒的信》課文賞析01-14
《致女兒的信》的課文賞析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