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說《上種紅菱下種藕》讀后感范文
小說《上種紅菱下種藕》讀后感 1
有一本書,每次重溫,讓我對自己的童年和少年都有一種最慈悲的回憶,有一種最溫柔的撫摸。這本書就是王安憶的《上種紅菱下種藕》。
書中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女孩,叫秧寶寶。秧寶寶的爸爸媽媽離開沈婁老家到溫州做生意時把她寄養在離老家很近的華舍鎮的李老師家,小說的故事就從這里開始。
當媽媽帶她到李老師家后,她很餓卻吃不下飯,面對李老師一家人的熱情她一整天面無表情。但在夜深人靜的夜晚,她獨自面對墻壁任憑眼淚在小臉上不停的流淌著……
當媽媽留下她一人前往溫州后,她反感李老師家的熱鬧,整天躲在大大的藤圈椅中背朝客廳面對墻壁,面對李老師一家的關心她表情淡漠麻木。但這個小人兒的眼睛和耳朵卻敏感而真誠地捕捉每一個人對她的好。
當她從自己的小伙伴手中接過紙條,看到住在老屋的公公去世的消息時她立即撕碎了紙條扔進垃圾箱,與好友蔣芽兒勾著脖子若無其事地走了。但在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她總想回到老屋再次看到年邁的公公。
當她被李老師的兒媳婦陸國慎強行梳頭后,秧寶寶便再也不和陸國慎說話了,處處躲著她,但是在陸國慎住院保胎時她偷偷地送去了一盒最好的頭生雞蛋。
當李老師的兒媳婦陸國慎再次入院準備生產,這件事成為一家人主要的擔憂與話題時,只有秧寶寶像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始終只字不提,但是在一個中午,聽到陸國慎的剖腹產手術有很大的危險后,她頓時一臉煞白,一個人靜靜地面朝墻壁側臥著,被細心的閃閃摸到了一臉的淚水……
書中還有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女孩,叫蔣芽兒,蔣芽兒的父親忙于生意對她無暇顧及,母親只顧吃齋念佛對她不聞不問。加上略帶雞胸又瘦又丑,她一直孤獨而怪異地生長著直到秧寶寶來到她的身邊。
當她和秧寶寶精心飼養的小貓全部沒人偷走后,她發出了凄厲的哭聲,從此一個聒噪而躁動的小人兒變的沉默寡言,天天一放學就鉆進她們的貓屋不肯出來。別人都以為她貓精上身成了神經病,但是當陸國慎答應秧寶寶的請求善良地把自己的寶寶送到她懷里抱一抱時,她看著陸國慎信任的眼神,看著秧寶寶溫暖的笑容,看著嬰兒無邪可愛的臉蛋兒,笑容在她揚起嘴角和眉梢輕輕地綻放了。
正如書中的一段話,李老師和閃閃都能夠理解,一個小孩子,是如何羞于流露感情。因為他們把感情看得非常鄭重,甚至是嚴重的,于是便慌了手腳。可是他們慢慢地會長大……將從容鎮定地面對很多事情,明晰自己的愛和不愛,自然順暢地表達出來,免受它們的壓力。可是現在還不行,她做不到坦然和開朗,許多情形都是混沌一片,半明半暗。
每一個成長中的孩子,應該都有這樣的經歷。他們內心的喜怒哀樂找不到正確的表達途徑。但是大家忽略了他們內心的沉重與煎熬,沒有人引領他們,慢慢地,他們迷失在了情緒與情感的迷宮里,找不到出路。于是,慢慢地就有了很多很多讓我們這些心智已經成熟了的大人難以理解,不可思議甚至無奈憤怒的表現。
這讓我想起了往屆班級里的兩名男孩子。
一個男孩的父母因某些原因,因性格不合,父母親兩天一小吵,三天一大吵。
當除夕之夜,別家小孩與父母親歡歡喜喜過大年時,他的父母卻在他面前因為自己的戶口問題大打出手打得頭破血流,此時他的心中是擔心?是害怕?是什么呢?
當家長會的游戲上,別的同學與媽媽幸福地交流互動時,他的媽媽卻又因為自己的戶口問題離家出走一月有余杳無音訊,此時,他的心中是自責?是自卑?是什么呢?
當暑假里,別家孩子與父母親大樹底下乘涼聊天時,他在父母的吵架中昏昏入睡,當他醒來時卻見母親口吐白沫,房間里充滿了濃濃的農藥味,此時,他的心中是怨恨,是悲涼,是麻木,還是什么呢?
我們班還有一個男孩子,當五六歲的小伙伴們放學回家吃著媽媽做的熱飯熱湯時,他卻在奶奶的懷抱里,淚眼模糊看著媽媽決絕離去的背影,越走越遠,越走越模糊。當時的他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小孩的無憂無慮與天真馬上回到了他的小臉上,開心地在家門口等待媽媽的回家,可是,等了一天又一天,等了一月又一月,等了一年又一年。越等,心中的想念越濃,越等,心中的想念越重,重的壓住了所有的言語,重的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男孩對我說,這十年以來,他的心總被一個什么東西壓在上頭,壓得沉沉的;他的心總覺得被掏掉了什么,被掏得空空的,總想推掉這份沉重,總想填補這份空缺,可是總也做不到。
一個小孩,當他的心智尚未成熟,無法用理性去分清什么是緊張,什么是擔心,什么是害怕,什么是恐懼,什么又是憤怒時,正確地表達又談何容易呢?面對記憶里的這些遭遇,要做到從容與鎮定更是難上加難。
也許打架抽煙,是為了擁有關注;也許談情說愛,是為了擁有溫暖;也許沉溺網絡是在宣泄憤懣;也許厭學消沉是表達不滿……
面對這樣的學生,我們能做什么呢?
當他隨意遲到早退時,當他呼朋引伴斗毆時,當他對同學無端挑釁時,當他在課堂惡意頂撞時,我們能做什么呢?
不管我們需要做什么,我想,我首先需要的是,慈悲與理解。正如《上種紅菱下種藕》里的所說的"她,他們,還在努力啄著包裹他們的殼,啄開殼的脆壁,光明將會一點一點撲進來,最終完全照亮他們。"
他們,走進了情緒情感的'迷宮,我相信,他們一直在尋找著出口,一直在努力著。我作為他們的老師,站在迷宮外,我該怎么做呢?
正如陳魯豫所說:"所有的路都得自己經過,人生該走的路該摔的跤都得自己經過,一樣都少不掉".
所以,我愿意在迷宮之外,做一名守望者,我相信我的信任與慈悲是一盞明燈,散發無限的溫暖與光芒在守望。
我愿意在迷宮之外,做一名引導者,我相信我的智慧與理解是一盞明燈,散發無線的溫暖與光芒在引導。
我愿意在迷宮之外,做一名播種者,把我的微笑播撒在他的記憶里,把我的關心播撒在他的記憶里,把我的善良播撒在他的記憶里,把我對生命的熱愛播撒在他的記憶里,我要播撒所有關于愛的種子,也許我還沒等到豐收,甚至我還沒等到種子發芽,孩子們依然帶著迷茫匆匆離開了校園,
但我相信,總有一天,一場人生的甘霖細雨后,在他的心田,一顆叫溫暖的種子生根了,一顆叫感恩的種子發芽了,一顆叫希望的種子正在頑強地破土成長,一顆叫奮斗的種子正張開雙臂擁抱風雨和陽光……
小說《上種紅菱下種藕》讀后感 2
閱讀王安憶的《上種紅菱下種藕》,我仿佛被帶入了一個充滿溫情與成長的江南水鄉世界。這部小說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個十一二歲小女孩秧寶寶的成長歷程,以及她所經歷的親情、友情和鄉情,讓人在感動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
秧寶寶的故事從她被父母寄養在華舍鎮李老師家開始。初來乍到的她,面對陌生的環境和人群,內心充滿了孤寂與不安。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她逐漸適應了新的生活,并與周圍的人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紐帶。尤其是她與蔣芽兒的友情,更是讓人感受到了純真的美好和真摯的關懷。她們一起游蕩在街頭小巷,共同經歷了許多難忘的瞬間,這些經歷不僅豐富了她們的生活,也促進了她們的成長。
除了友情,小說還深刻描繪了秧寶寶對親情的依戀和對老屋的懷念。每當夜深人靜時,她總會想起在老屋的公公,那份深深的思念和牽掛讓人動容。同時,她也感受到了李老師一家對她的關愛和照顧,盡管開始時她有些抵觸和冷漠,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她逐漸敞開了心扉,接受了這份來自異鄉的溫暖。
在閱讀過程中,我被秧寶寶的成長經歷深深打動。她從一個羞澀、孤獨的小女孩,逐漸成長為一個勇敢、堅強、懂得感恩的少女。她的成長過程充滿了挑戰和困難,但她始終保持著對生活的熱愛和對未來的憧憬。這種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讓我深受鼓舞和啟發。
此外,小說還巧妙地融入了現代工業逐漸興起、小鎮逐漸衰敗的社會背景。這種背景不僅為故事增添了厚重的.歷史感,也讓我們深刻感受到了時代變遷對人們生活和情感的影響。在這種背景下,秧寶寶的成長經歷更顯得珍貴和有意義。
總的來說,《上種紅菱下種藕》是一部充滿溫情與成長的小說。它以一個小女孩的成長經歷為線索,展現了江南水鄉的風土人情和人情世故。同時,它也讓我們思考了成長的意義和價值,以及如何在復雜多變的社會環境中保持內心的純真和善良。我相信,這部小說將會給更多讀者帶來深刻的感悟和啟示。
【小說《上種紅菱下種藕》讀后感】相關文章:
采紅菱作文(通用20篇)10-10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04-17
沙子上種蔥10-10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原文及鑒賞10-20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譯文及注釋08-09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原文及譯文08-16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全文及譯文04-25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原文及翻譯08-08
糯米藕作文05-16
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古詩詞鑒賞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