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李鎮西《我的教育報告》有感
利用兩天的時間,讀了讀李鎮西老師寫的《我的教育報告》中的幾篇文章,感受是很深的。
首先看到的生命與使命同行這篇文章,作者首先介紹了自己的求學和上班的經歷,從這些經歷中可以看出李老師從學生時代就有著不同尋常的激情和理想,為著自己的作家夢不斷的努力著,并且他還是一個善于積累和準備的人,什么事做的井井有條,尤其是他的學生時代的準考證和早年從時代的學生的作品和照片等,都可以見證李老師是一個非常精細的人,他后來的成功不能說和這樣的好的習慣沒有關系。這是他長期積累下來的習慣。
李老師接下來闡述了優秀的教師應該具備的條件,主要是情感、思想和智慧。情感指的是教育情感,沒有情感就不可能做好教育,因為教育是具有著濃濃的人情味;思想就是一種人文的情懷;智慧是以思想者的眼光審視教育,用教育者的情懷感悟世界。做智慧的教師首先是要做反思型的教師,反思主要是對自己的教育實踐的一種審視、總結、質疑、推敲、肯定和批判。他和思考不同的是,反思的'主要特點是不斷的追問。并且反思性教師不僅僅是想,還要不斷的做、讀、寫,把它當成一種持之以恒的習慣,也就是不停的。還要有科研性,也就是創造性,就是不要重復自己和別人,而是要不斷的超越自己和別人。不迷信權威,要做自己思想的主人。思想獨立和感情豐富。在不停的寫中,作者舉了一個高三教師的例子,這位教師向李老師請教,他就在網上給這位高中的教師說吧自己的教育故事寫下來,把自己的思考寫下來,日積月累就能夠寫書了。這個老師很有悟性,按照李老師的話去做,兩年的時間除了2本書。就是寫的自己教學中的酸甜苦辣。其實做什么事都有一定的規律,只要抓住規律堅持先來沒有不成功的,就是一層窗戶紙,只要堅持下來,人人能夠做得到,寫作也是這樣的,就是一個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所以一定要相信自己,相信時間,相信歲月。
接著是李老師結合自己的實踐來講述自己的教育實踐、教育閱讀、教育閱讀、教育反思和教育寫作。他的教育實踐主要是給我們的啟示就是對教育的熱愛,有著非常多的清閑的工作也不能留住李老師到教學一線上工作的熱情,對著學生有著深深的依戀,這就是他成功的秘訣吧。還有就是他不斷的他所和實踐,不嫌煩、不退縮,堅持下來,就像魏書生一樣獨愛班主任終究在教育學生方面做出了成績,所有的成功是需要宗教性的熱愛的。對我們有著很強的指導意義的就是李老師的不停的閱讀,讀書成了李老師生命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應該說,他已經離不開讀書,不管是教育的、政治的、人文的、文學的、還是期刊等,都是他閱讀的內容,并且把讀書當成了自己的習慣,一有空就讀書,坐車路上的時間也是讀書的好時間,并不是強迫自己去讀,而是已經成為自己讀書的習慣。講道自己的思考,也是很有作用的,這是成功的靈魂。也是我所缺失的,每每看了很多的書就是沒有思路和沒有所得,這就是沒有思考的緣故,這也是需要鍛煉的,就像蘇霍姆林斯基的辦法一樣,就是讀完后就能復述出來并找到文章的論點和不足。讀書需要思考,教育實踐更需要思考,當把習以為常的教育現象和所謂的教育真理找出破綻和翻出新意的時候就進入到了真正思考的境界,這里思想就不遠了。
【讀李鎮西《我的教育報告》有感】相關文章:
讀《教育的威力》有感09-22
讀情商教育童話有感02-08
讀《愛的教育》有感_650字01-24
讀《我要精彩》有感04-12
無私的愛——讀《愛的教育》有感09-22
讀《愛的教育》有感(精選14篇)05-31
讀《我的戰友邱少云》有感(15篇)03-22
讀《愛的教育》有感優秀范文五篇12-15
讀《讓我陪你重返狼群》有感03-18
讀《誰動了我的奶酪》有感400字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