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畫龍點睛》的讀后感
當品讀完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都增長了不少見聞,需要寫一篇讀后感好好地作記錄了。現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畫龍點睛》的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畫龍點睛》的讀后感1
這個成語故事描述的情況很是奇幻,畫在墻壁上的龍圖案怎么可能因為點睛之筆而化影成真呢?很顯然,這是一種文學藝術上的夸張寫法,突出表現出了事業成功需要關鍵一步。倘若關鍵一步能夠做到位,那么就可以讓事業發生質的變化。
因此我們也可以把畫龍點睛的成語意義理解為是把握關鍵、質的飛躍。現實生活中,這樣的道路處處都在體現:
許多同學都在教室里認真讀書,為的是中考高考的成績。而平時的努力大家都看似差不多,就要在最后的考場當中角逐,一考見分曉。而這最后的一考也是關鍵一步,倘若考好就是金榜題名、光宗耀祖,倘若考差就是名落孫山、前途堪憂。
一個人辛苦修建一座房屋,房屋在沒有修建之前外部是用塑料網布包裹的,外表也是水泥磚墻,顏色黯淡。但是等到屋子修建完工之日,外墻瓷磚鋪面之時,一座嶄新的屋子呈現在世人眼前那真是光彩耀人了。
奧運百米冠軍博爾特是百米賽跑的世界紀錄保持者,他雖然苦練賽跑,可是如果沒有在20xx年的北京奧運會那樣的精彩表現,他恐怕也不會獲得向如今這么高的`知名度。
而作為一名學生,我從這個故事當中最終還是意識到成功雖然是一點一滴努力積累的過程,但是也需要在關鍵的時刻把握出色。
《畫龍點睛》的讀后感2
上個學期我們在學校的指導下讀了《成語故事》,直到今天我還能記住《畫龍點睛》這個成語,因為我從這個成語中學到了道理。這個故事主要講了張僧繇是梁朝著名的畫師。
有一次,皇帝命令他在金陵安樂寺的墻壁上畫龍。不一會兒,兩條栩栩如生的龍就出現在墻壁上。這時,皇帝發現這兩條龍都沒有眼睛,皇帝就問張僧繇這是為什么?
張僧繇回答說:“畫上眼睛的話,它們就會飛走的。”大家不信,皇帝一定要他畫上眼睛,張僧繇只好給其中的一條龍點上了眼睛。剎那間電閃雷鳴,那條龍真的飛走了。我從這個故事知道:說話,辦事一定要認真才能要做的事情表現更好.
《畫龍點睛》的讀后感3
有一次,張僧繇到了一個叫安樂寺的地方,他在墻上畫了四條沒有眼睛的龍,大家看了哈哈大笑說:“這四條龍怎么沒有眼睛呢?”他回答說:“這些龍一旦畫上眼睛就會飛走的。”他剛給兩條龍畫上眼睛,天空就電閃雷鳴,兩條蛟龍騰空而起,大家都驚呆了。
這個故事表明畫畫時關鍵的一兩筆會使它們立刻生動起來,也比喻在關鍵地方簡明扼要地點明要旨使內容生動傳神。
【《畫龍點睛》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畫龍點睛造句6篇11-20
《畫龍點睛》原創教學設計06-20
小學語文《畫龍點睛》教學反思精選05-26
《畫龍點睛》教后反思精選三則06-14
一年級語文畫龍點睛教案02-27
五年級語文上冊《畫龍點睛》ppt07-13
五年級上冊《畫龍點睛》教學設計04-26
《畫龍點睛》第一課時優秀教學設計05-17
周易的讀后感12-08
黃繼光的讀后感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