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活著》有感范文900字
作者在小說中刻畫了不多的人物和相對于這些人物而言太多的死亡。小說的主人公“福貴”成為惟一生存下來的人。這種鮮明的對比更加突出了小說以“活著”為題的深刻的含義。如果在平穩的生活中所有的人物都能經歷了所有的磨難得以生存,無論他們的生存狀態到了末了是如何,是屬于幸福或者困苦或者平庸中的任何一種,主人公都不會深刻地感受到“活著”對于他個人有著多么巨大的意義。“福貴”在整個小說的故事歷程中就是通過一次次感受身邊的人的死亡來重復地體察自己的生存,并且用他自己的生存來紀念別人的死亡。對于一個小說中的人物而言,在幾十年的時間里重復著對死亡的觀察和紀念實在是一件
相當殘酷的事,在現實中的人恐怕沒有誰能如“福貴”那樣承受,而更殘酷的是“福貴”在觀察和紀念了那么多的死亡以后活了下來,并且從觀察死亡的哀傷中超脫出來。在這樣的故事面前,作為讀者的我很難從同情和敬佩中選擇出合適的心情去對待“福貴”這樣一個歷經了財富的消失、歷史的.更替、家庭的淪亡而最后仍然有勇氣生存的人物。他確實有值得同情的遭遇,雖然其中有相當一部分必須由他自己負責,但是他的對生存的義無返顧的堅持給人相當的震撼。
作為一個故事而存在,小說不會有太多的感人的力量,至多是個典型的悲劇故事。但是作者的敘述方式給了小說超越了故事的力量。在敘述這樣一個殘酷的與死亡結緣的故事的時候,作者用的是交錯了歷史和現實的第一人稱的表述,仿佛“福貴”在你面前向你陳述他自己在過去的幾十年里所經歷的一切。歷史上的風風雨雨淡淡地隱藏在故事的背后,雖然自始至終都影響著故事,影響著故事中的人物,影響著故事中的人物的生存狀態乃至決定著人物的生死,但是歷史并沒有妨礙人物在故事中的性格的同一性,也沒有妨礙小說如同敘述故事般的表述方式。在整部小說里,作者的筆調既沒有謳歌人物的熱情,也沒有漠視生存與死亡的冷淡,而是一種貫徹著通達的平靜。這種平靜一定是作者深刻思索的產物,因為似乎只有這種平靜才能體現小說的震撼力。太熱烈的筆調可能使故事落人庸俗的悲劇故事的行列,太冷淡的筆調或許會因為小說中太多的死亡而顯得奇詭,而這種恰到好處的平靜使得作者的精神力量貫穿到每個句子當中,讓死亡以及死亡的數量都成為推動故事向前進的力量,也成為完整“福貴”這個主人公的性格和人格的力量。這樣的力量的體現也許正是余華不同于其他作家的原因之一。
【讀《活著》有感范文900字】相關文章:
讀《活著》有感(15篇)02-26
讀活著有感400字02-10
讀余華《活著》后感08-14
讀吶喊有感范文5篇11-24
讀《太陽夢見我》有感范文12-14
讀《基地》有感04-12
讀《寒號鳥》有感04-06
讀《爭論》有感12-24
讀《父親》有感08-31
學生讀《綠野仙蹤》有感范文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