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乞討及父母出租兒女乞討之讀后感
這幾天各大網站相繼登出有關各地"職業乞討族致富經"等相關話題的文章,看后讓人很沉悶。這是在諷刺社會的同情和憐憫啊!玷污僅剩的那點慈善之心。那些曾經用善心、愛心幫助過他人的人看到會怎么想?他們的同情和幫助成了別人致富的捷徑。
我本人就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同情心泛濫的人,沒有一次我會對那些現在看來"需要幫助"人視而不見的,少則幾元多則幾十,只覺得這些人為了活著,已經沒了尊嚴,我們不能再讓他們連生的希望都沒有。幾元可以讓他吃上一碗熱湯面,幾十元可以讓他在風雨天少出行一趟。曾經有一次和老公帶著孩子上街買插排,我們的車剛停到一五金店門口,一個二三十歲的'婦女懷抱一個一歲多的孩子手已伸到車窗邊,老公隨口說了句:"等會兒",就進了商店,我想他是沒有幾元或是幾十元的零錢(一天只要上街最少也能碰到三五個這樣向你伸出求助之手的人,我們不是慈善家,我們不是資產豐厚的老板,我們是工薪層,是靠工資養家、吃飯的,多了我們也給不起),但也不想讓她伸出的手空手縮回,所以就讓她等會兒,。我看那女的好像沒聽明白,沮喪地走了,讓我的心也疼一下,真是有些不忍心。老公出來了不見了那女的,于是我們決定去找她,一個年輕媽媽帶一個那么小的孩子出來乞討一定是太難了,這是我們當時的共識。后來沿路找了一公里多我們找到了她,車停在她身邊時發現是兩個婦女各自懷抱一個小孩,她還有一個同伴(現在想來她們肯定是相約出行乞討的),老公看到有兩個人便將拿出的50元又收回了,又給了一張100的,說讓她們平分了,我覺得有點多了,老公說他少抽點煙就有了。我從后視鏡看見她們興奮的笑臉,我想這天她們可以早點回去安心地給孩子喂喂奶了。
很多次這樣的事例發生在我的身上,發生在很多人身上,可是這些天來這種直擊內心深處善良的諷刺,這種透支社會的同情和憐憫的行為,讓我發悶。感覺自己很傻,甚至討厭那些記者,厭惡那些記者為什么要揭露這樣的事實,揭露的社會意義是什么?想要怎樣的一個社會反響?這樣的社會輿論要將民眾道德本質引向一個什么樣的方向?是否是要我們從此漠視?真正受害的是那些真正需要幫助的人。以后還有誰愿意伸出那雙曾經溫暖的手來幫助真正需要幫助的人,當真正有人需要社會的求助時,也許我們已經真正地冷酷和麻木了,因為"狼來了"的鬧劇無數次踐踏和侮辱了我們的同情心和善心。
曾經的愛心被深深地傷害過。我想問那些打著孩子招牌乞討和出租孩子的父母:"活著是為了什么?一代代傳承著乞丐的人生?這就是為活著嗎?"
【職業乞討及父母出租兒女乞討之讀后感】相關文章:
父母親給兒女新婚賀詞12-11
朱自清散文《兒女》讀后感4篇11-23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讀后感800字09-25
春之懷古讀后感10-04
熱血之花讀后感09-08
流星之絆讀后感03-15
東門之楊原文及賞析10-18
《黔之驢》閱讀習題及答案03-25
家有兒女經典搞笑語錄11-18
關于職業的謎語及解析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