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高爾基《童年》有感700字(精選11篇)
讀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后感呢?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讀高爾基《童年》有感700字,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高爾基《童年》有感 1
童年應該是幸福的,應該是快樂的,應該是難忘的,可高爾基的童年卻是悲慘的。于是,我便讀了高爾基寫的那本書——《童年》。
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 這本書主要講了:高爾基原名叫阿列克謝·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小名阿廖沙。他自幼喪父,便跟著母親來到外祖父家。外祖父掌管著家里的一切,脾氣非常暴躁,愛財如命,阿廖沙經常因犯錯而被外祖父打。兩個舅舅總是吵著要分家,還經常為了分家而大大出手,家中的女人更是沒有地位,任憑丈夫發泄,這一切都在阿廖沙幼小的心靈里留下了創傷。后來,阿廖沙認識了一個有趣的人——好事兒。阿廖沙總是從窗戶爬進去找“好事兒”,“好事兒”也總是交給他許多東西。外祖父總是和鄰居彼得大叔吵架。母親也改嫁給葉夫根尼,生了兩個孩子。
后來,母親因病去世了。最后阿廖沙離開了外祖父家獨自踏上了社會。 讀完這本書,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因為,我又想起了安徒生寫的《賣火柴的小女孩》,這個故事寫了一個小女孩在大年三十賣火柴,光著腳,穿著薄薄的衣服,徘徊在大街上。在這個時候,卻沒有一個人肯幫助她。由于自己一根火柴也沒賣出去,所以不敢回家。于是,她擦亮火柴,想象著溫暖、食物和快樂。最后被凍死在街頭的悲慘故事。 這個故事讓我深深感受到當時社會的險惡和不平。生活在幸福生活中的我們,應該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如果我們生活在那樣險惡的社會,你會怎樣面對呢? 高爾基在書中寫道:“有時連我自己也難以相信,竟會發生那樣的.事。有很多事情我很想辯駁、否認,因為在那‘一家子蠢貨’黑暗生活中殘酷的事情太多了。”所以說,高爾基的童年是我們無法去想象它的恐怖,它的陰暗。
面對這樣的生活我們也許已經失去了未來,自由和尊嚴。我們要向高爾基學習,即使遇到那樣的生活我們也要對未來充滿信心和希望,即使遇到挫折和困難我們也要勇敢地面對。有一首歌唱道:“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是呀,只要我們對生活,未來,社會,所有人都散發愛心,那樣就不會有什么黑暗和險惡了。
讀高爾基《童年》有感 2
輕輕的翻開高爾基叔叔的《童年》,一股香香的油墨味撲鼻而來,領著我們走進高爾基叔叔的悲慘童年生活。隨著他輕盈流暢的敘述,質樸的語言,講述了他苦難悲慘的童年,有時也能得到一些溫暖,讓我感到陌生、新奇。
在《童年》這本書中,給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主人公阿廖沙,他3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剛出生的弟弟也離開了這個世界。母親就帶他來到外祖父家,因為阿廖沙被別人指使干不好的事情,經常遭到外祖父的暴打,有一次竟把可憐的阿廖沙打昏了,令他大病一場。往后的日子,母親因為饑餓、貧窮也離開了幼小的阿廖沙。而兩個舅舅則天天打架,想爭奪阿廖沙母親瓦爾瓦拉的嫁妝,并企圖害死外祖父。外祖母呢,也經常遭到外祖父的打,有一次,竟把外祖母頭上的發針扎進她頭里了!最后,外祖父因為家里太窮了,所以就讓阿廖沙到“人間”謀生去了。輕輕合上書本,我的眼角濕潤了,一滴滴眼淚掉了下來,文章里一個個悲慘的情節不斷的浮現在我的眼前,深深地觸動著我的心靈。
而我們:早晨踏進了美麗的學校,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手里拿著裝飾精美的`課本,享受著良好的教育;傍晚,回到家里,吃到可口的飯菜,看著精彩的電視節目,受到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懷。我們一個個生活無憂無慮,自由自在,人人充滿著童年的快樂,這是多么幸福呀!而有的同學,生活那么好,卻不知足,不珍惜時光。回想起來,我也有過這樣的時候,現在想想可真是慚愧呀!
這本書讓我懂得了:我們要珍惜現在的時光,好好學習,同時也明白了“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內涵,多讀書讀好書能增長我們的知識,拓展我們的視野。
讀高爾基《童年》有感 3
讀了《高爾基的童年》這本書,使我受益不淺。和高爾基比童年,我們今天是多么幸福啊!
高爾基出生在一個木工家庭。5歲時,父親病故了,生活更加艱難了,他和媽媽就住在外祖父家里。由于家境貧寒,高爾基上學只好穿母親的皮鞋,外祖母的外套,黃色的衫和撒腿褲子。這樣一身五顏六色的不諧調的裝束,引起同學們的.嘲笑。有的同學還給他起外號。和高爾基相比,我們現在穿的全是自己的新衣服,有的還是高檔的衣服。想到這兒,我不禁有些慚愧。因為盡管有這么好的條件,我們卻生在福中不知福,常常挑三撿四,有的衣服穿的次數多了就不愿再穿。
高爾基為了上學,只得撿破爛換錢。每逢不上學的日子,他就一大早起來,背著一個大布袋,走街串巷,撿一些破布頭、爛紙片賣給廢品加工廠。“如果運氣好,每個星期能有半個盧布的收入。”運氣好才能有半個盧布的收入,如果運氣不好呢,高爾基上學的事就沒了著落。我們現在上學什么也不用操心,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美日子,相比之下,我們有什么理由不珍惜自己幸福的生活,有什么理由不加倍努力學習呢?
撿破爛換來的錢成了高爾基的學費來源,但是學校里那些有錢人的孩子并不理解高爾基的行為,反而嘲笑他,說他身上有“臭”味。我覺得并不是高爾基的身上有臭味,而是那些有錢人的孩子故意嘲笑高爾基,他們才顯得很“臭”。高爾基把別人的嘲笑變成催促自己努力學習的動力。他發奮努力,刻苦讀書,終于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喜愛和敬重。
我合書沉思,不禁恩緒萬千。
讀高爾基《童年》有感 4
書就像一杯涼茶需要細細品味,也像一首小曲,淵遠流長。今天我給大家介紹《童年》,這本書是俄國著名作家高爾基的作品,高爾基是蘇聯偉大的文學家,政治家,革命家,童年是高爾基自傳體三部曲之一。
自從我拿起這本書之后,深深的被故事情節吸引了。這本書講的是主人公阿廖沙三歲時失去父親,跟母親投奔外祖父家,可惜外祖父家業衰落,使得外祖父脾氣暴躁,經常打罵阿廖沙,加上兩個舅舅對他十分厭惡。母親對他不管不顧,表哥們也捉弄他。阿廖沙的童年,享受不到家庭的溫暖,但是在這灰色的童年中,對他影響最大的還是外祖母,外祖母如一盞明燈照亮了阿廖沙孤獨的.心靈,外祖母慈祥善良,聰明能干,熱愛生活,善于忍讓,胸懷寬大,她還經常給阿廖沙講一些憐憫窮人和弱者,歌頌正義和光明的民間故事。在善良而堅強的外祖母的引導下,使他在黑暗的環境中仍然保持著對生活的向往和信心,并逐漸長成為一個堅強勇敢正義和充滿愛心的人。
我認為童年本應該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一個階段,讀完這本書后我才知道,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擁有一個美好的童年,我感到我比阿廖沙幸福多了啊!阿廖沙的童年是悲慘的,缺少愛的,充滿黑暗的童年。而我們的童年在爸爸媽媽的呵護下充滿快樂、陽光,體會不到生活的艱辛。如此比較我們的童年和阿廖沙的童年有天壤之別,難道我們不應該珍惜眼前美好的時光嗎?難道碰見一點挫折就改變自己的方向和目標嗎?不,我們應該向阿廖沙學習,迎難而上,克服困難。我慶幸我擁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我要珍惜現在,努力學習,向未來加油!我把這本書推薦給大家,希望你們也感同身受。
讀高爾基《童年》有感 5
童年是一條五彩的河,童年是一道七彩的路,童年是一座閃亮的橋,童年是一個美麗的世界。童年是多么美好,但是前蘇聯著名文學家高樂基的童年卻是非常的.悲慘。
這本書主要講了阿遼沙。彼什科夫在三歲時就失去了父親,由母親和外祖母帶到外祖父家,在那里,到處都是爭吵、打架,但只有外祖母時時刻刻地關注著他,阿遼沙十一歲那年,母親又去世了,外祖父也破了產,便走上社會,獨立謀生。
我禁不住想到了自己,我今年也是十一歲了,當年的高樂基已經走上了獨立謀生的道路,想想自己無論做什么事,還要父母給我幫忙,就說一次做奧數題吧,讀了一遍以后,覺得這道題很難,根本不經過自己動腦子試一試,就要爸爸來教我,其實這道題很簡單,還沒等到爸爸來教,我已經做出來了;記得還有那次夏令營吧,在綠色學校里,教官要求我們自己洗衣服,洗衣服說說很簡單,做起來卻很難,先要擦肥皂,然后這邊搓搓,那邊搓搓,再……,洗到再來,衣服還是不成樣子,臟的地方還是臟,所以爸爸批評我依賴性太重,缺乏獨立生活和獨立思考的能力。
在這本書中,我很敬佩善良慈祥的外祖母,她胸懷寬闊,她如同一盞明燈,照亮了阿遼沙孤獨的心,外祖母對阿遼沙的愛,給予了阿遼沙堅強不屈的性格,讓阿遼沙感覺到自己的存在;如果在我們這個世界里誰都能關心別人,、幫助別人,那還會出現爭吵、打架之類的事件?這又讓我想到了我們學過的一篇課文《將心比心》,如果我們在生活中能將心比心,就會對老人生出一份尊重,對孩子增加一份關愛,就會使人與人之間多一些寬容和理解。
讀了《童年》這本書以后,不僅讓我珍惜這美好的童年,還讓我懂得了應該怎樣做人和做事。
讀高爾基《童年》有感 6
寒假里我讀啦很多本書,印象最深的就是高爾基寫的《童年》啦。它是一部高爾基的自傳體。
這篇小說所寫的是19世紀沙俄統治時期高爾基童年經歷的苦難生活。在這個小市民的家庭里,恃強凌弱是人們的癖好。我不由同情小時候的高爾基啦。別看他長大啦成就啦一番事業,但他的童年卻苦難不堪。面對殘酷的事實,高爾基沒有屈服,堅強面對,一步一步熬啦過來!
其中,我最喜歡的人就是外祖母啦。她長有善良的大鼻子,兩只黑眼睛好像磷火在燃燒。綢子頭巾遮蓋著外祖母的頭發,鐵鑄般的發亮;黑色的衣裳抖著,從肩膀上滑下來,在地板上敞開。她待人熱情、十分溫柔,還很喜歡高爾基。外祖母肚子里裝滿啦故事,一篇篇神奇的故事為高爾基帶來啦許多歡樂。是她那對世界無私的愛豐富啦高爾基,使高爾基充滿啦堅強的力量面對困苦的生活。
而外祖父則是使我印象最深的人。外祖父是一個在丑惡的環境里變壞啦的人。他貪婪自私、嫌窮愛富、冷酷無情。他是一個既可恨又可悲的人。他喜歡打罵孩子們,孩子們叫得越響、哭得越厲害,外祖父就越開心,越激發出他邪惡的本性。他對高爾基也一樣,可漸漸地,外祖父打心眼兒里喜歡高爾基啦。平時他也只是嚇唬嚇唬他。啊,我真為外祖父的改變而感到高興!
想想高爾基的.童年是多么苦難!而我們卻快活的像是在天堂,在蜜罐里長大。家長們是把我們捧在手里怕掉啦,含在嘴里怕化啦,想起小時候的高爾基,再看看我自己,我羞得無地自容。在家里,我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像個高傲的公主。以后,我一定要珍惜現在的美好生活,幫媽媽干些力所能及的事!
讀啦《童年》這本書,我知道啦很多很多。希望同學們也來看看這本書,從中悟出道理,從而懂得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
讀高爾基《童年》有感 7
讀了《童年》我深有體會,讀了《童年》后我才感到我們的生活有多幸福!
這本書講了:三歲喪父,母親出走的阿列克謝在姥姥的慈愛,老爺的兇殘中經歷了有愛,有恨,有喜,有悲的童年往事,度過了孤苦無依的童年。 讀了這本書我體會到:家人是我們最珍貴的財富,珍惜現在的擁有的一切,學會關心我們身邊的親人,因為他們的愛是唯一的,是我們永遠的港灣。并且在一家中人人都是平等的,也沒有高低貴賤,所以每個人都要顧及別人的自尊和感受。同時相親相愛,和睦相處,只有這樣才能產生快樂,幸福!使自己的心靈純潔開朗。反之如果惡意傷害,取笑別人,傷害的`不僅是他人的自尊,個回事自己的心靈蒙羞。并且每一個人的心靈是要靠自己去珍惜,無論別人怎么對待,我們都要學會保護自己的心靈,真愛自己的生命!
同時生活真正的強者是那些面對突發事件能夠冷靜對待的人,而不是平日了以強欺弱,卻在關鍵時刻束手無策的人。只有平靜而勇敢地面對生活中的困難的人才能成為真正的強者。同時一個自力更生,用自己的奮斗創造明天的人,人生才會更加穩健而踏實,其實這種人也是一種強者。人生的幸福感并非來自財富,而主要來自于善良和質樸或內心的充實。強者也需要學習,因為一個人的知識和能力是有限的,只有找到值得我們學習的人去取長不短才能在這個社會里生活下去。正如孔子說的:“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只有經歷磨難才能成功,讓生活順流而下!同學讓我一起在自己的生活中做一個強人!
讀高爾基《童年》有感 8
童年,是五彩繽紛的圖畫,是和諧歡快的樂曲。童年像水一般沁人心脾;像糖果一樣香甜;像玩具一樣歡快。但在高爾基的細細傾訴中,我清楚地了解到阿廖莎的童年,是烏云密布的世界;是哀鳴婉轉的曲子。我不能不為之動容,不能不為之感嘆。我心中涌起了陣陣波濤,久久不能平靜。
《童年》是作者高爾基以自己童年為基礎寫的`一部自傳體小說。它揭露了俄國沙皇時期的黑暗、殘暴和非人生活。而高爾基從小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里,受盡折磨與欺辱,無論是在精神上或是肉體上,都承受著巨大的痛苦。但是高爾基卻沒有對生活失去信心,而是堅強地走了過來。
高爾基原名阿列克謝·馬克西莫維奇·彼什科夫,小名阿廖沙。他自幼喪父,隨著父親和外祖母來到外祖父家。著一切只是主人公阿廖沙艱哭命運的開始。外祖父家,與其說是家,不如說是人間地獄。外祖父掌管著家里的一切,脾氣非常暴躁、視財如命,主人公阿廖沙時常因為犯錯而被痛打;兩個舅舅常為了分家而爭吵、大打出手;家中的女人更是沒有地位,任丈夫打罵,發泄。這一切在阿廖沙幼小的心靈留下了陰影。
之后,阿廖沙離開了外祖父家,獨自一人踏上社會。他曾在許多地方打過雜,在這期間阿廖沙飽受欺辱,但他還是熬了過來。因為他被自己堅強、不屈服與困難的精神與信念一直支撐著。
而現在的我們,真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不愁吃不愁穿。而小阿廖沙卻吃不飽,穿不暖,還要挨打、受欺辱。悲慘的一幕又一幕,讓我不由得想到:假如我們生活俄國沙皇時期又會怎么樣?會認為那根本不是人生活的地方嗎?
輕輕合上了《童年》這本書,我沉思良久。
讀高爾基《童年》有感 9
這個暑假里,我讀了著名前蘇聯俄羅斯作家高爾基寫的三部自傳體小說之一《童年》。
這部小說描寫了作家童年時代的生活經歷,反映了小主人公阿廖沙在父親去世以后,隨母親寄住在外祖父家中度過的歲月。
首先我覺得小主人公是一個非常可憐的孩子,他自幼喪父,又在十一歲喪母,外祖父也破了產,他只好走上社會,獨立謀生。
其次,我覺得阿廖沙是一個對外面的世界充滿好奇的孩子,也就是說對自由生活的熱烈追求。在本書第七卷中寫到了小主人公常常受到整條街上孩子們的'痛打,通常是鼻子被打出了血,嘴唇也被打破,臉上到處是青一塊、紫一塊的,渾身都是土。外祖父下了禁令不許他再跑到街上去了。如果大街上靜悄悄的,大街對他就不那么有吸引力了,可是一聽到孩子們快樂的喧嚷聲,他就顧不得外祖父的禁令,從院子里溜出去了。可見,阿廖沙也是一個比較貪玩的孩子,我還可以再舉一個例子。在本書的最后,作者寫道:從開學的第一天起,學校就引起他的厭惡,因為教師與神甫都不喜歡他,后來神甫讓他退學,不過這并不使他傷心,他離開了學校,一直到放學之前都在鎮上的幾條骯臟的街上閑逛,細細地察看鎮上的喧鬧的生活。盡管如此,但作者又是一個知錯就改、善于聽取別人意見的人。后來學校來了一個叫赫里桑夫的主教,他認真地跟小主人公交談了一番,使他十分激動,所以也就表現得比水還要安穩,比小草還要順從。
從這個被真實記述下來的歷程中,我們可以看出少年時代的高爾基對自由的熱烈追求。
讀高爾基《童年》有感 10
今年暑假,我還讀了《童年》這本書,這本書講的是一個名叫阿廖沙——彼什科夫的孩子悲慘的童年,而這部書的主人公,也就是這部書的作者,他就是——高爾基。
為什么說高爾基的童年很悲慘呢?,我們的童年不是很快樂嗎?你聽我慢慢道來……
在阿廖沙小的.時候,自己的父親就不幸去世,可是年僅三歲的阿廖沙,卻不知道什么是死。聰明善良的外祖母將阿廖沙和他的母親一起搬到了外祖父家,外祖父家卻是一個瀕臨破產的地方。可好景不長,自從阿廖沙來到外祖父家中后,他的舅舅就開始吵著要分家;母親又很快離開了阿廖沙。在這樣冷酷的家庭里,外祖母成了阿廖沙最親近的人,阿廖沙喜歡聽外祖母講那些優美的童話、唱那些動聽的歌……阿廖沙發現自家的大人可以把白布染成五顏六色,便有一天在表哥沒有注意的情況下,偷偷地將白色的桌布染成了寶石藍色,喜怒無常外祖父知道后,便要打阿廖沙一頓,外祖母沒能攔住,還有一次居然把阿廖沙打的失去了知覺,這樣幼小的心靈充滿無限的仇恨。終于,阿廖沙在自己十一歲那年,外祖父破產,母親死去,阿廖沙終于擺脫了童年的險惡,走向了苦難的人間……
這下你就應該知道了吧!我非常的同情高爾基,因為我們有時會討厭我們的父母,但父母卻為我們做了很多,我們的童年很快樂,可是高爾基三歲就沒了父親,十一歲就沒了母親,可他照樣是活得自在,也有了妻子,有了孩子。并且讓后人敬佩的一個人。所以,我們應該學習高爾基這種從小就有自理能力的好習慣,還要學習高爾基在這樣惡劣的情況下還可以堅持的好品質。
讀高爾基《童年》有感 11
童年,是一個七彩的夢;童年,是一朵金色的花; 童年,是每個人自己都值得回憶,值得珍惜的一段短暫而又美好時光 。但是,在高爾基的《童年》中,我了解到一個與眾不同的童年。
《童年》是高爾基自傳體三部曲《童年》、《在人間》、《我的大學》中的第一部,是作者以自身童年經歷為素材的一部小說,也是一部以表現新人成長、刻畫新人物形象為主題的優秀作品。《童年》反映了充滿希望的俄羅斯國民人性中的`弱點,鞭撻了小市民的卑鄙靈魂。作者其實并未停留在對落后、野蠻、丑惡的批評上,也創造了一批在困難中仍堅持理想的人物,主人公阿廖沙無疑就是這一代新人的典型代表,他的出現成為了一個轉折點。
在書中,阿廖沙的悲慘遭遇令我嘆息:三歲父親病逝,十一歲母親病逝,外祖父破產,他不得不提前走上社會,在他的生活中,外祖父及兩個舅舅經常對他進行精神上的虐殺,并對疼愛他的外祖母進行傷害,使幼年的阿謬沙深刻地體會到了社會的黑暗。
相比之下,我們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啊!我們的童年,大都是有動畫片、糖果、玩具、牛奶所堆積而成的,而阿廖沙呢?當我們在幼兒園嬉戲時,他在一旁默默地看著母親為死去的父親掉淚;當我們在小學里學習時,他不得不提前走上社會,感受著人間的冷暖……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與他相比,我們是多么幸福啊!
阿廖沙的童年是悲慘的,我們的童年是幸福的,《童年》中的故事不會在我們身上上演,但我們身邊卻有那么多的留守兒童,他們的童年也是不完整的、不幸福的。讓我們珍惜幸福,并去幫助身邊的人,讓我們攜起手來,展望美好的未來吧!
【讀高爾基《童年》有感】相關文章:
高爾基《童年》好詞好句07-22
高爾基童年好詞好句07-28
我和高爾基比童年05-18
我和高爾基比童年07-01
高爾基童年閱讀心得12-29
讀高爾基《童年》有感范文650字09-22
高爾基《童年》好詞好句摘抄04-22
高爾基童年好詞好句大全08-23
高爾基的童年讀書心得12-09
高爾基的《童年》讀書心得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