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心靈的日出》有感1000字
七月驕陽似火。
滿世界里全是燥熱,早晨剛睜開惺忪的睡眼,已覺到通身的悶氣,使自己本來煩膩的心理又加重了許多。
窗外偶爾透進幾絲風,汗孔處感覺到些許的快意。悠忽之間,樹枝便停止了擺動,剛要欣喜的心情重又墜入失望的深淵。
在這個如火的季節里,人總是會變得很浮躁。
這幾天里我一直在看嚴凌君主編的青春心智生活讀本——《心靈的日出》。感動于嚴老師煞費苦心的將這么多好的文章整合之余,更多的是所有收錄的文章中都在詮釋一種“生命的真諦”。
其實,每個人心靈深處都守候著一方寧靜的空間,智慧的種子也只有在這方凈土上才會生根發芽開花結果。之所以會有華而不實的結局,就在于心靈的這份寧靜變得喧囂不安。像嚴凌君老師,正是因為他的心是寧靜的,這份寧靜是通過他所編選的文字“征于色,發于色”的,所以他能固守住這份淡定和從容。
而我,整日里渾渾噩噩的虛度著每一個“本該陽光燦爛的日子”,這是對自己的褻瀆,更是對于生命真諦的羞辱,從何時始起,自己開始變得對任何事得過且過滿不在乎?從何時始起,自己開始背棄了固有的靈魂,每日里消沉厭世、麻木不仁?這還是真實的我嗎?
今日的思緒雖然凌亂不堪,但我還是強迫著自己去整理清晰,已告慰自己久違的靈魂、遠逝的夢想。
說到夢想,我的心中忽又升騰出一種火樣的熱情。人活一世,草長千秋,世間萬物都在為自己的尊嚴而活著,有些雖然是茍延殘喘,但我們沒有絲毫的理由去詆毀它生的權利和活著的意義,畢竟曾經的我是有過夢想的,有過激情的.。
同樣,每一個人都有求知的權利、有進步的需求、有相形于外物的自責和潛自于內心的真實。我讀書,因為我想要守候一份寧靜;我寫作,因為心靈的空間需要用文字來填充內里的空殼。讀書是一種做人的高層次,用手中的筆寫下屬于自己的文字,則是做人的大智慧。這種智慧是一種隱性的人生態勢,而非顯露于世的炫耀資本。由此,我更應該多讀一些對自己有益的書籍,多寫一些代表自己心跡的文字。
嚴老師在本書的前言中有這樣一段文字:
做一個人,有求知的權力。如果你不珍惜這種權力,就是自我貶低,這也意味著,做一個人,沒有蒙昧無知的權力。你一個人的蒙昧無知,就是對人類這種智慧生物的羞辱……
所以,你必須學習,才配得上人的稱號。然而,學習與其說是一個人的天職,不如說是一個人的天性;與其說是一項沉重的任務,不如說是一個巨大的樂趣。
真的是這樣,人類的這種求知權是普遍存在的,而有些人所以喪失了這種權利是因為內心的私欲充斥了求知的空間。但凡骯臟的靈魂都不配與知識的高貴相提并論,因為愈是有知識的墮落愈會讓人深惡痛絕。
我要大聲歌頌書籍,更要全力汲取知識的營養,這種食糧也是我們人類所不可缺少的。
心靈的日出,絢爛在我心里,成為一幅絕美的圖畫。
【讀《心靈的日出》有感1000字】相關文章:
讀《給心靈洗個澡》有感01-21
讀《父親》有感08-31
讀《基地》有感04-12
讀《寒號鳥》有感04-06
讀《爭論》有感12-24
讀《永遠的琥珀》有感10-26
讀《執著的力量》有感,09-28
讀《教育的威力》有感09-22
讀《種子的萌發》有感04-25
讀《網絡的利與弊》有感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