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終結拖延癥》有感作文
錢鶴灘的學者曾寫下了膾炙人口的《明日歌》:"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而現代社會對拖延癥的解釋為:拖延癥是指自我調節失敗,在能夠預料后果有害的情況下,仍然把計劃要做的事情往后推遲的一種行為。
書中將拖延分為四種:期限性拖延,個人事務拖延,簡單拖延,自動拖延。個人事務拖延和期限性拖延,在生活中,是存在最多的。
時間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在時間上偷懶,結果就是患上拖延癥,弄得自己焦頭爛額,在時間面前玩耍,拖延癥就會變本加厲的折磨我們,偷走精彩的人生,留下混沌的噩夢。學會時間管理,細化時間安排,在限定時間內完成任務,才能遠離拖延癥的病魔。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也許我們會感到倦怠,喪失前進的動力;又或許夢想與現實相差太遠。不管怎樣,人都該記住,在奮斗的'路上,每個人都會感到疲憊,唯有那些充滿激情的靈魂,才能走到夢想的終點。
拖延就是考驗你的沼澤,如果你走不出來,你就會深陷泥潭,而要走出沼澤,不是簡單發誓許愿就能做到,而是需要做大量的練習,在搞定拖延癥的路上,光看不練,光聽不練是很難奏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