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小說《水滸傳》有感范文650字
許多愛國人士都認為“忠”是報國的最好武器,但是“忠”并不代表一切,不是對所有的上司,主席,甚至皇上,都是可以忠誠相對的,“忠”與“不忠”的前提是看主,看主是否英明,否則,“忠”則變成“愚忠”。
《水滸傳》這一部小說敘述了一群好漢聚到梁山,勢力日益增大,武松、李逵等一批天不怕地不怕的梁山好漢涌現而出,隨著梁山勢力越來越大,朝庭也多次派人征剿梁山,卻屢戰屢敗,由于宋江接受了朝庭的招安,最終,梁山好漢有的'戰死沙場,有的魂斷朝庭,最終全軍覆沒。
對于《水滸傳》,能悟出的道理很多,在這部小說里,“義”和“忠”被詮釋的淋漓盡致。對于“義”,我們無須多提,但是“忠”,我們卻不得不領悟一回。
聲勢浩大、幾次大剩朝庭軍隊的梁山好漢卻落個全軍覆沒的下場,這到底是為什么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宋江接受了朝庭的招安,但是,這絕對不是宋江頭腦發熱所做的決定,宋江其實一直都對朝庭抱有幻想,一直都想效力于朝庭。無論被陷害多少次,仍舊對朝庭保持高度忠誠,所以,才會造成以后的悲劇。
這個就是一個“愚忠”的最好例子,也是最典型的例子。自古以來,“愚忠”的例子就沒有少過。其實愚忠就是過度的忠誠,不管主子的好壞,都一味的保持忠誠,也許這就是擁有太傳統的觀念造成的,以前一直流行著“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說法,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任何事都順從主子就是忠誠,為了主子,不惜一切代價這種做法也是數不勝數。這就造成了“愚忠”,有時明知是圈套,是陷阱,卻又義無反顧地往下跳,這就是“愚忠”的悲哀。
忠誠不是一味的順從,而是從整體利益出發,而且最重要的的是看主子是否英明,如果主子是個暴君,而你為他做的事是會害了自己的,那就別發揮自己的“愚忠”了,否則,在你遇害的時候,你“愚忠”的主子說不準還在一旁偷著樂呢!
【讀小說《水滸傳》有感范文650字】相關文章:
讀《水滸傳》有感(精選14篇)05-26
讀《太陽夢見我》有感范文12-14
讀吶喊有感范文5篇11-24
讀《基地》有感04-12
讀《寒號鳥》有感04-06
讀《爭論》有感12-24
讀《父親》有感08-31
讀《中國神話故事》有感范文10-08
學生讀《綠野仙蹤》有感范文02-09
讀《蘇步青愛國故事》有感范文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