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迪的故事》的讀后感
張海迪的故事讀后感早就聽父親講過張海迪姐姐的故事,今天閱讀完《張海迪的故事》這本書后,我真正明白了“身殘志堅,頑強拼搏”的含義。張海迪五歲時患脊骨骨髓病,胸以下全部癱瘓。從那時起,張海迪開始了她獨到的人生。她無法上學,便在家里自學完中學課程。十五歲,便跟隨父母,下放(山東)聊地農村,給孩子當起教書先生。她還自學針灸醫術,為鄉親們無償治療。
后來,張海迪自學多門外語,先后翻譯了《海邊診所》等數十萬的英語小說,還當過無線修理工。《中國青年報》發表《是顆流星,就要把光留給人間》講述的就是張海迪的故事。張海迪懷著“活著就要做個對社會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爾為榜樣,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熱獻給人民。從非凡和毅力學習和工作,譜寫了一曲生命的贊歌。看到這位與疾病頑強搏斗的身殘志堅的女性,我不由得想起街頭乞討為生的健壯的青年,想起整日麻將虛度光陰的人們。他們有著健康的體魄,卻沒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勤勞勇敢的志向。平時,有些人總以這樣那樣的理由作為沒有取得成就的理由。但是和張海迪相比,這些借口是多么微不足道呀!遇到困難不退縮,這就是張海迪。做困難面前的強者,這是張海迪給我的啟示。這本書真是影響我一生的書,我將以海迪精神為目標,勇敢向前,實現真正的人生價值。
【《張海迪的故事》的讀后感】相關文章:
張海迪的勵志堅強故事10-17
關于張海迪的勵志故事01-01
《愛國的故事》讀后感02-20
《名人的故事》讀后感11-27
名人故事的讀后感10-24
名著《撒哈拉的故事》讀后感12-24
童話故事的讀后感03-11
寓言故事的讀后感10-15
名人讀書的故事讀后感08-13
關于名人故事的讀后感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