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熊的故事》小學讀后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獲肯定不少吧,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棕熊的故事》小學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棕熊的故事》小學讀后感1
最后一頭戰象,是沈石溪寫的一本小說,在我的印象中,印象中最深的就是他這本書里最后的一個故事——棕熊的故事。
它的主要內容是作者在打獵時撿到的一只小棕熊,由于作者對他充滿了憐愛,就收養了他,可好景不長他的媽媽找了過來,并把小棕熊搶了過來,而有一次,小棕熊的媽媽卻找到他,因為這對可憐的母子遭受到了野外動物的襲擊,因為對手太強,把母熊的肚子咬開,拉著腸子,讀到這里我們就知道了,母熊是冒著生命危險來找到作者的,到了那里以后,母熊用盡頻生最后一點力氣——把小棕熊報給沈石溪,便離開了世間……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母愛的力量是偉大的,他為了自己的心肝寶貝就是經歷多少磨難,偉大的母親都會答應!
《棕熊的故事》小學讀后感2
我看過的書有很多種,如:童話、文學、百科……,最喜歡的是動物小說。記憶最深的就是《棕熊的故事》,這本書的作者是沈石溪,講述一個關于棕熊感人故事。
作者和向導強巴在一次野外觀察中無意發現一只剛出生的`小棕熊,眼睛都還沒有睜開,咂動著嘴唇找吃的,顯然是餓壞了,作者便將它帶回家悉心照顧。作者和強巴給小棕熊取了個名字叫麗麗”,小麗麗長大了一點,眼睛也睜開了,把作者當成了媽媽,非常親昵。
兩個月后母熊找了過來,要把小棕熊抱走了。作者發現母熊的后右腿上有一根生銹的鐵鏈,原來它是被獵人捉去,關入籠子里。在一個電閃雷鳴的夜晚,母熊撞碎木籠,掙斷鐵鏈摸著黑回到家中,孩子不在,因為想念自己的孩子,尋著氣味找到了觀察站。作者和強巴決定把小麗麗還給母熊,便將小麗麗抱到觀察站外的空地,母熊立刻跑過去把小麗麗抱走。
一天母熊帶小熊麗麗外出捕獵,在高山上與雪豹相遇,雪豹很饑餓,母熊并不知情,便放松了警惕,然后雪豹向小麗麗捕了過去,想吃小麗麗。這時母熊發現了,便向雪豹發起進攻,雪豹的脖子暴露在母熊嘴巴下,母熊一口咬住雪豹的脖子,雪豹奮力反抗,將母熊肚子撕裂咬破。母熊沒有放棄繼續咬住雪豹的脖子,雪豹慢慢的停止了自己的掙動,母熊勝利了。
在這場激烈的斗爭中,母熊深受重傷。它把小棕熊藏在大石頭后面,用盡最后的力氣,到野外觀察站找到作者,把作者帶到了小棕熊身邊,將小棕熊托付給了作者。母熊也因此失血過多氣絕身亡。
讀完這篇故事,我明白了母愛的力量是無窮的,是偉大的。這時我不禁想起我的媽媽,我愛她!
【《棕熊的故事》小學讀后感】相關文章:
中外神話故事小學讀后感09-21
狼和鹿的故事小學生讀后感12-09
小學杜立德醫生的故事讀后感400字10-28
《中外名人故事》小學生讀后感01-23
童話故事小學生讀后感02-10
小學生童話故事讀后感02-08
《名人的故事》讀后感11-27
名人故事的讀后感10-24
《愛國的故事》讀后感02-20
名著《撒哈拉的故事》讀后感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