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最后的姿勢》有感的作文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寫作文的經歷,對作文很是熟悉吧,借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讀《最后的姿勢》有感的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讀《最后的姿勢》有感的作文1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發生了許多感人肺腑的故事。在今天,我們也了解了其中一個恪盡職守.大愛無疆的政治老師。
課文以感人的筆觸,記敘了地震來臨的瞬間,譚千秋老師張開雙臂,用自己的血肉之軀誓死護衛四名學生,最終他與世長辭了,但卻換來了四名學生的生還。
多么偉大的師生之愛呀!在地震來臨的瞬間,譚千秋老師首先想到的不是在家的女兒,而是身在教室中的學生!在生死攸關的時刻,他義無反顧的張開雙臂,保護自己的學生!
在救援人員刨開碎石之后,譚千秋老師死去仍保持雙臂張開的姿勢,他至死也不忘——自己是一個老師呀!
“張開雙臂,保護學生”是譚千秋老師最后的姿勢,也是一個永恒的姿勢,一個充滿愛的姿勢,更是一個責任的姿勢!
譚千秋老師用自己的生命詮釋了愛與責任,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像譚千秋老師這樣舍己為人的人雖然很多,但一些心懷不軌的人,為了“炒作”自己,不惜利用人性的善良使自己名聲大噪。比如網絡上瘋傳的“最美女孩”給乞丐喂飯,還幫助其尋找家人的故事。在文字解說上還附加了照片,做得極其逼真。但經記者一調查,完全經不起推敲。原來網絡上所傳的“最美女孩”不過是喂了老人兩口白米飯,和老人拍了兩張照片后,便扔下其不管了幫助其找家人完全是無稽之談。這一切都是“網絡推手”的“功勞”。
善良永遠也不會用偽裝,譚千秋老師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表現了人性中做可貴的“真善美”!善良永遠都是無價之寶,百利而無一害,從現在開始,讓我們喚醒內心的“善”,學會去守護吧!
讀《最后的姿勢》有感的作文2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是對老師的贊美。他們是·受人尊敬的,是無私奉獻的,同時也是在危難情況下,帶給學生希望的人。
20xx年5月12日,這是個令人難忘的日子。在這一天,發生了高達8.0級的大地震———汶川地震。在這次地震中發生了許多感人事跡,如媽媽為了孩子犧牲自己,老師為了學生而奮不顧身。譚千秋老師就是這樣的老師!
20xx年5月12日早上,譚老師早早地來到了學校,正在他給同學們講”人生的價值“這一課是,地震發生了。他立刻讓同學們離開,但有四個學生還沒有跑出去,見此情況他立即撲了上來,用他的身體護住了這四個孩子,孩子們得救了,但譚老師卻再也沒有醒來。
讀完這篇文章,我不就感慨萬千。譚老師在危急時刻,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他的學生,這一點讓我十分敬佩。在危急情況下,人的本能是自救,而他卻用本能去救了他的'四個學生。這是多么偉大的老師呀!他竟然用自己的身體來抵擋樓板,當救援人員發現他時,他仍然保持這那個姿勢,而后腦已被砸的血肉模糊。他憑著對學生的愛,對教師職業的愛,憑著一股信念,挽救了四個孩子的性命。他的事跡可歌可泣!而同樣在這次地震中有這樣一位老師,學生還沒跑出來,他自己先跑了,其實這本無可厚非,但他居然還在網上留言,說:”這世上只有他的孩子能讓他放棄生命,別人都不行包括父母。“這樣的人也佩做老師?他不是父母生,父母養的嗎?所以說有的人活著,他已死了:而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活在我們心里。”英雄不死,精神千秋。“這是世人對譚老師的最高贊美。
譚老師就是以這樣的方式·,獻出了自己年僅51歲的寶貴生命,他的壯舉令世人銘記·在心,永不忘懷!
讀《最后的姿勢》有感的作文3
有這樣一位普通的老師,可他卻干了這樣一件不平凡的事,并為此付出了自己51歲的寶貴生命。他,就是譚千秋老師。
那是一個可怕的下午,汶川大地震,奪去了無數人的生命。那時,譚老師正在上課,他意識到情況不妙,立即疏散同學們到操場上去,可有四名同學沖不出去,譚老師用自己的血肉之軀護住了學生,而他,卻被可怕的地震奪取了生命。
在發生危險的一剎那,普通人只會想著自己逃命。就像“范跑跑”,在地震發生的時候,他的學生一個都沒反應過來,他卻已一溜煙竄出去老遠,這樣只顧自己的行為,真讓人寒心。而譚老師在生死存亡的瞬間,心里裝的全是學生,根本顧及不到自己的安全。樓板壓下來了,他用自己的血肉之軀擋著,哪怕粉身碎骨,也要保護自己的學生。有句話說得好:“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輕于鴻毛。”我想譚老師誓死護衛學生的形象,會永遠刻在我們的心中。
“英雄不死,精神千秋”是對譚老師舍己救人的高尚師德的最好詮釋。
讀《最后的姿勢》有感的作文4
今天,我們學了《最后的姿勢》一課。它講述了譚千秋老師在5.12大地震來臨時,做出的可歌可泣的壯舉。使我深受感動。
這篇課文主要說了:在5.12大地震來臨時,正在上課的譚老師當機立斷,安排大家逃離。但教室里還有四位同學逃不出去了,譚老師見了,想都沒相,便把他們拉到課桌下,用自己的血肉之軀護住了學生,自己卻被砸下來的磚瓦壓的血肉模糊。
學完了這篇課文后,我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靜。譚老師用身軀擋住水泥板時,難道不顧自己的生命嗎?同樣是血肉之軀,譚老師為了拯救四個天真活潑的孩子,忘記了一切。心里只有一個目標:保護他們的生命!其實,論論條件說,譚老師離門口最近,他完全可以像“范跑跑”一樣,丟下學生,揚長而去。但他沒有,他毅然留下,拼死保護了四個學生。譚千秋,一個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師,他用自己51歲的生命,再一次告訴人們什么是愛與責任!譚老師像一面鏡子,照出了像“范跑跑”一樣的老師身上的污點。他用自己的生命為他的學生以及全國人民上了一課!這一課,也是他生命的最后一課。雙手撐著桌子,死死護住學生,成為他最后的姿勢!這一幕感人的場面,會永遠印在我的心里!
20xx年5月12日,是譚老師最壯烈的一天,正如人們所贊頌他的一樣: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讀《最后的姿勢》有感的作文5
【評語】:文章寫的是在汶川地震的時候一位老師為了保護學生而做出的動作,人生的價值是什么?老師用他們自己的行為詮釋出來了,那就是無私。
【正文】:
張開雙臂,護住學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勢。課文敘述了在5。12汶川大地震來臨時,譚千秋老師迅速組織自己的學生撤離。但是有四名學生還來不及撤離,譚老師迅速把他們拉到課桌下。樓房就要坍塌了,譚老師立馬用自己的身軀遮住課桌,也護住了課桌下的四名同學。最后,在譚老師的保護下,四名學生都安全的活了下來,而譚老師自己卻因此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在我們身邊也有許許多多像譚千秋老師那樣格盡職守,一心為學生,充滿無私大愛的老師。
我們學校有一位姓付的老師。有一天,正好是付老師值日,放學后負責送學生過馬路。這天車十分多,付老師領著學生,做手勢示意讓車子停下,然后安全通過。豈知有一輛小車看見了一群學生在行走,卻毫無停下車的意思,橫沖直撞地就沖了過來。付老師見勢,便趕快把學生推向一邊。可還沒有等她自己躲開,那小車撞了過來。在猛烈的撞擊下,付老師的腿被撞傷了。
人生的價值是什么?老師用他們自己的行為詮釋出來了,那就是無私。
【讀《最后的姿勢》有感的作文】相關文章:
《最后的姿勢》教學反思精選05-24
讀《最后一塊拼圖》有感10-14
《最后的姿勢》優秀教學設計及反思06-20
《最后的姿勢》評課稿3篇06-09
《最后的姿勢》教后反思匯總3篇06-15
精選《最后的姿勢》教學片段(附反思)03-04
蘇教版第十二冊《最后的姿勢》優秀說課稿05-15
蘇教版六上《6、最后的姿勢》課文內容03-30
讀《永遠的琥珀》有感10-26
讀《執著的力量》有感,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