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魯訊雜文有感300字
當細細地品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怎樣寫讀后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魯訊雜文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魯訊的年代,對于我們來說,比較遙遠,也難以解釋。他寫的文章,思想深邃,語言犀利,有責任感,民族感。在這個忙碌的時代,能夠靜下心來品讀魯訊的文章,也是一件快樂的`事。
讀書雜談
讀書雜談,這是魯迅在知用中學一篇演講,主要講的是,作為學生,我們應該怎樣讀書。讀書,在現在社會,成為學校學生的代名詞,成為了一種習慣。甚至還有些家長認為沒有上過大學就是等于沒讀過書。
所以我很迷惑,為什么要這么說;這些想法又是怎么產生的,魯訊:讀書,讀書,至少有兩種,一是職業的讀書,一是嗜好的讀書。我想,大概是職業化的讀書,使人的思想發生了改變,人的思想發生了改變,就能做出符合現在國情的事。
俗人和雅人
什么是俗人,什么又是雅人呢難道賞菊有有韻味就是雅人,難道不懂得韻事就是俗人。還有一件事,就是一個朋友考上高校,而另一個朋友考了不好,兩個人偶然的時候在了一起,不是是什么原因,那個朋友說;你我俗雅有別,無法交流。我在想,難道也可以,憑借這個判斷一個人的俗雅。
魯迅在文章中也說道;遇見仁人君子和雅人學者時,倘不會幫閑湊趣,就需遠遠避開,愈遠愈好。假若不然,即不免要碰到和他們口頭大不相同的臉孔和手段。
魯迅,應該還不知道吧以前的雅人都是上了年紀的進士,現在是有些學校的狀元和高校的學生。
【讀魯訊雜文有感300字】相關文章:
讀《再見了,可魯》有感01-21
讀《父親》有感08-31
讀逃離有感07-29
讀《爭論》有感12-24
魯訊文學院第七屆網絡作家班發言稿01-21
讀《睡前故事》有感08-10
讀名人故事有感06-29
讀《孔乙己》有感(轉載)09-22
讀《笨小孩》有感02-09
讀《魯賓遜漂流》有感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