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泉州講古》有感
泉州是位于中國東南邊的一個小城市,泉州的文化博大精深,泉州的歷史悠久長遠。今天我們就到《泉州講古》一書里去探究泉州歷史的奧秘,體會其中的樂趣。
這本書有七個編數,分別是名勝編、俗語編、地名編、武林編、笑林編、民間傳奇人物編、歷史名人編,這本書對泉州民俗文化和民間文藝形式的'總結和推廣,真是貢獻匪淺。
在這本書中,我覺得最有趣的故事非鼻司莫屬了。鼻司是泉州古代一個人的名字,他之所以叫鼻司,是因為他鼻子很靈。但是,他的鼻子又不是真的靈,他只是用一些騙人的把數騙別人罷了。比如,他和妻子事先約好,用火把破草間燒了。然后他在田里就假裝用鼻子一嗅,對田伴們說他的房子著火了。田伴們不相信,跟鼻司去了破草間,看到確實著火了,個個都夸鼻司的鼻子很靈。有一次,皇帝的玉璽丟了,把皇宮找遍,都沒找著。他聽說鼻司有嗅出物品的特異功能,便召鼻司來幫忙找玉璽。鼻司聽了,面色全變,但是皇上旨意又不可違抗,只好苦著臉進了皇宮。鼻司由太監帶領,左、右丞相跟隨,在皇宮了嗅了半天,沒嗅出個什么來,真是大海撈針。心內一苦,嘴里自己絮絮念:左死,右也死,應該得死。話一出口,兩個丞相滿臉發黑。原來他們要篡奪皇位,合計將玉璽偷去。左丞相小名叫應啊,右丞相小名叫該啊。鼻司這句話自己嘮叨,但兩個丞相做賊心虛,以為他們倆的陰謀被嗅出來了。兩位丞相拼命討好鼻司,不僅幫他找到玉璽,還送了他好多黃金,鼻司因此逃過一劫。這件事就告訴我們做人要老老實實,不要瞞天過海。
在這本書內,我還學到了很多的精神。從馬永春身上學到了舍身為民,從蔡章身上學到了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從俞大猷身上學到了堅持不懈
華夏大地,滄海桑田,沉積于社會底層的民俗文化,保留著許多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粹。祖國各地獨特民風習俗,絢麗多姿,異彩紛呈,令人為之陶醉。2013年,泉州被評為東亞文化之都,相信泉州會有更多的文化精粹被挖掘發揚,提升泉州的文化品位,為泉州增加了無限魅力,為泉州的持續發展注入活力。
【讀《泉州講古》有感】相關文章:
讀《泉州講古》有感04-08
讀《泉州習俗》后有感04-09
讀《泉州戲班》有感800字10-05
讀《泉州俗語故事》有感作文10-17
讀《泉州古厝》有感500字作文03-20
讀《泉州俗語故事》有感500字作文07-31
四年級讀《泉州俗語故事》有感400字09-22
讀》有感12-29
讀》有感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