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600字范文
導語:《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讓我受益非淺,我們應該以海倫 凱勒為榜樣,向她學習,做一個生命中的強者。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暑假期間,我閱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但在次年的二月,我被診斷為急性胃充血和腦充血,一開始連續高燒不退燒,醫生說醫治的可能性很小。后來燒退了,這令全家人欣喜若狂。但誰也沒有想到,高燒退去后我的視覺和聽覺也同時喪失。”這段文字給我留下的印象很深。我學會把別人看到的太陽當做我的光明;把別人聽到的聲音當做我的樂章;把別人臉色的微笑當做我的幸福。
在文中,作者希望在這假想的三天里,能看見自己的老師,朋友,能去參觀自然史和藝術博物館,能看看紐約和日常世界;最后還要去看一場戲劇。三天活動,內容涉及生活的各個方面,即表現了作者對生活中的追求,也表達了作者對人類創造的高度贊美。她還以從自己痛苦的經歷和美好的渴望,勸誡世人要珍惜光明,珍惜光陰。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句簡單而又平凡的話,卻包含著海倫·凱勒女士的心愿。她想看看這個美麗的世界;看看這個美麗的世界的一草一木;看看這個美麗的世界那蔚藍,蔚藍的天空……三天光明,對于我們來說,只不過是生命里平平凡凡的三天而已,但對于那些雙目失明的殘疾人來說,三天光明,多么珍貴啊!
讀著她感人的事跡,我陷入了沉思:假如我只有三天的光明,我將如何使用我的眼睛?
也許三天后,我不能再看見太陽,三天后,也許到處一片黑暗……多么可怕!
啊,在海倫·凱勒心里多美的三天!她說:我要感謝上帝給我三天光明,讓我體會人間的幸福美好,親情、童趣、美景、人和自然的和諧!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假如我是一位盲人,那些曾經在我眼簾上變化無常的藍天、白云、太陽、月亮,將在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沒有光明,沒有圖像,只有一塊黑漆漆的布遮擋著。這時候的我已開始懷念那凈如明鏡的天空了,后悔自己當初為什么沒有觀察事物,好好珍惜時間,還要等到失明了,才明白。
假如給我一天光明,我也一定會好好珍惜。那天,我會早早地起床去公園。看著調皮的小孩在嬉戲,老人在打著太極拳,聆聽著枝頭的小鳥嘰嘰喳喳地唱著歌,抬頭仰望蔚藍的天空,白云在悠閑地游走,太陽在慈祥地看著我們,露出會心的笑臉。小湖清澈見底,有著一條條的小蝌蚪,一塊塊奇形怪狀的小石子。小蜜蜂在花叢中采蜜,小蝴蝶在花叢中跳舞。景色可美啦!上午我將會去那些曾經給予我無限鼓勵的長輩、老師、同學們家里,去好好的感謝他們。因為鼓勵不只是幾句話語,還是一種動力。下午我會去書店,書店的人會很多,但唯一的共同點,他們都沉浸在知識的圣地里,他們有些席地而坐低著頭默默地看,有些在找書的,我也拿起一本《最好的時光在路上》,在這知識的海洋里暢游。晚上,我會靜靜地坐在客廳,看著父母忙碌的身影,那朦朧的背影,是被淚水給模糊了,他們的模樣,是我畢生都會記住的,因為是他們把我帶到這世界上的。我想這一天我會銘記在心的。
要是人把活著的每一天都當成最后一天該有多好啊,那就更能顯示出生命的價值,然而人利用時間和享受時間卻是有限的'。對啊,這樣的人生會很有價值的,沒有遺憾。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第一次捧起這本書,翻開第一頁,我就被故事深深地震撼,深深地感動了……
主人公海倫·凱勒是一個生活在無光、無聲、無語的女孩。但正是這么一個可憐的女子,擁有著比一般家庭孩子更大的抱負——考入世界著名大學哈佛大學拉德克里夫學院。可是,他的家人朋友,連一直陪在她身邊的母親都對她投去不屑的目光。家人朋友們認為她瘋了,“她以為哈佛大學有這么好考?愛讀書真讓她讓她瘋了!”家人朋友都這樣評論她。但是,海倫·凱勒與安妮·莎莉文老師一起努力,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身體、語言障礙;并且,還考入了她一直夢寐以求的哈佛大學拉德克里夫學院,成為了第一位獲得文學學士學位的盲聾啞人!這使家人朋友們感到不可思議。海倫·凱勒用生命的全部力量為殘疾人到處奔波,建立起了多家慈善機構,為殘疾人造福。
比起海倫·凱勒這個又盲又聾又無語的女子,我們有什么理由自暴自棄,怨天尤人呢?想必她的處境,你會覺得你的困難、麻煩是多么微不足道;那么,我們是不是要比海倫·凱勒更加珍惜生命,熱愛生命?我們要對社會,對祖國做出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