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名著《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600字
導語:“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這是一句在再熟悉不過的詩句。我早已將它背的滾瓜爛熟了。希望以下小編準備的內容大家喜歡!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的作者相信大家并不陌生。沒錯,她就是海倫凱勒。
這本書主要寫了海倫凱勒的一生,寫了她奇跡般的生活,她遇到的不幸。她的不屈不饒、堅強、奮斗、樂觀和勇氣還有她的愛心都是所我感動的原因。海倫凱勒本是一個健康的女孩,但在她十九個月時,一場疾病降臨在了小海倫凱勒的身上,導致了她失明、失聰和失語。原本可愛活潑的小海倫不見了,取代而來的是任性、孤獨的她。直到七歲那一年,小海倫絕望了,莎莉文老師引導她,讓海倫漸漸走出了黑暗……
讀了這篇文章后,我感受到了海倫的偉大。我們不能向她那樣偉大,那么不妨去試著像莎莉文老師那樣幫助別人呢?雷鋒也曾說過:“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潤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線陽光,你是否照亮了一份黑暗?如果你是一顆糧食,你是否哺育了有用的生命?”那我們為什么不能像海倫,莎莉文老師一樣,做一個對社會有貢獻的人嗎?
我們是健康的人,可是在遇到困難和磨難時,我們為什么不能像海倫那樣堅強、樂觀地去面對,去挑戰呢?生活中有著許多無奈,但是我們可以去努力改變自己的生活和把握好自己的生活!
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有感
在今年暑假期間,我閱讀了《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這本書,這本書的作者是一位美國著名作家海倫 . 凱勒。這本書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感人,如同一枚巨型催淚彈,在我心底炸了開來。
這一本書講了作者童年時期的悲慘經歷: 1880 年 6 月 27 日出生在亞拉巴馬州的塔斯甘比亞小鎮。在出生的次年 2 月中突然患急性胃充血、腦充血,之后由于病情嚴重,失去了視力與聽力,讓可憐的小海倫在不足 2 歲時就成為了盲人,并聽不到來自外界的各種美妙的聲音了。這本書還講述了在海倫稍大一些的時候,家庭教師安妮沙莉文徹底地改變了她的生活,安妮 . 沙莉文也曾是一位盲人,后經幾番周折,進行大大小小十幾次的手術,終于重見光明。
沙莉文一點一點地向海倫傳授知識,讓她親近大自然:在草地上打滾,在田野里跑跑跳跳,在地里埋下種子,爬到樹上吃飯。海倫在老師愛的關懷之下,竟然克服了失明與失聰所造成的`障礙,藉著導師沙莉文的不懈努力,她終于能開口說話,最終畢業于人人向往的美國哈佛大學!
1936 年,與海倫朝夕相處的恩師離開人間,她心痛欲絕。她決心要將老師的愛發揚光大,于是海倫跑遍了美國大大小小的城市,周游世界,為殘障的人到處奔走,全心全意地為那些不幸的人服務。 1968 年,海倫去世,享年 88 歲,一個度過了 88 個生命的春秋,卻熬過了 87 個無光、無聲的歲月,有誰能做到?
這本書給我最終的感想是:一個人可以沒有富裕的家庭,可以沒有美麗的衣裳,可以沒有美味的食物,可以沒有舒適的住處,可以沒有視力、聽力和說話的能力,但是萬萬不可以沒有堅強的信念。信念,可以陪伴人度過最難熬的那段時光,可以激勵出人活下去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