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你,千千萬萬遍-讀《追風箏的人》有感
為你,千千萬萬遍-讀《追風箏的人》有感1
上高中時就已經聽過同學在耳邊碎語,《追風箏的人》很好看。只可惜當時我還是一個乖孩子,把任何性質的小說都列在了禁看書目之內。因為,那時候的我謹記剛上高中時,第一個班主任跟我說的話,“高中生活中有三個誘惑,一是談戀愛,二是看小說,三是泡網吧,染上其中一項惡習,你就完了。”當時的我,對老師的話深信不疑,奉之為行為準則。至于當時為什么沒有產生絲毫的懷疑去嘗試著打破其中任何一項,后來仔細想過,也許現行的教育體制會感到自豪吧,至少他們想要達到的教育目的在我身上實現了。
于是,我終于還是沒有在好奇的時候看了它,而是現在,當一切都忙得昏天黑地之后,才想起來,原來還有一本我一直想看的書沒看。
看書之前,朋友對我說,你這么感性,看這本書一定會感動的哭。也是是事先的提醒吧。我始終沒有哭,但心卻會痛。站在每一個場景旁邊,清楚明白的知道阿米爾該怎樣做才是好的,如果哈桑和阿里不離開,那么他們會不會一直是好兄弟,彼此都有好的結局。如果守護的曾經的主人的房子,叫他們搬走時,他沒有那么忠誠,只是站在旁邊,不沖上去,如果他沒有沖上去,如果子彈沒有刺進他的胸膛,還有太多的如果,很不幸,這些如果都不是事實。作為讀者,我只能接受它的每一個過程和結局。也許正是這么多的不幸,不忍心,殘忍,忠誠,以及人深處最美的靈魂,才會讓我們對這部作品又愛又恨。
小說,一開始就設置了一個懸念,讓讀者一直渴望解開答案。主人公所謂的重新做回好人的路是什么,他不是好人嗎?一系列問題,接下來展開的則是一幕幕引人入勝的畫面。美得幾乎快讓人忘記了,這悲壯的美。中間極盡細致的描寫,勾勒出的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對于學習新聞專業的我來說,不能說沒有收獲。但這只是九牛一毛。
為你,千千萬萬遍-讀《追風箏的人》有感2
前幾天,我讀完了《追風箏的人》這本書。讀著這感人的故事,我不禁潸然淚下。
這本書講述了一個動人心弦的故事:12歲的阿富汗富家少爺阿米爾與仆人哈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場風箏比賽之后,發生了一件悲慘不堪的事,令阿米爾感到自責和痛苦,于是他逼走了哈桑。不久,他自己也跟隨父親逃往美國。
成年后的.阿米爾始終無法原諒自己當年對哈桑的背叛。為了贖罪,阿米爾再度踏上暌違二十多年的故鄉,希望為不幸的好友盡最后一點心力,卻發現了一個驚天動地的謊言——哈桑是父親的私生子。他震驚了,又得到了消息,哈桑已逝世,他的兒子索拉博被送到了孤兒院。阿米爾非常糾結,最后為了彌補幼時的過錯,他毅然救出索拉博,帶著他回到美國,過上幸福的生活。
在《追風箏的人》中,風箏是一個象征。它是珍貴的友情、溫暖的親情、美好的愛情,也是忠誠、友善、勇敢……而對阿米爾而言,童年時的那次追風箏,他的自私、怯懦傷害了哈桑,他在對友情的背叛中也喪失了自己的最美好的心;而他為哈桑的兒子追風箏其實是獲得救贖的途徑,追風箏成為阿米爾成長史中的儀式!也是一種對希望的寄予,我相信這個時候阿米爾的心已經得到了救贖,因為他已經找到了自己失去的美好。
我突然想起一句古語:君子有所為有所不為。人的一生,或許會犯很多錯,會遇到許許多多的選擇和恐懼,我們唯一所能做的是讓自己的心勇敢地面對,縱使傷痕累累,也要問心無愧。
【為你,千千萬萬遍-讀《追風箏的人》有感】相關文章:
讀《追風箏的人》有感:為你,千千萬萬遍12-28
為你千千萬萬遍作文05-24
為你千千萬萬遍高三作文07-31
為你千千萬萬遍現代詩05-06
念你千千萬萬遍11-09
讀《追風箏的人》有感06-07
讀追風箏的人有感05-10
讀《追風箏的人》有感11-08
因為你,所以愿意千千萬萬遍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