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生讀《小偷和他的母親》有感(精選9篇)
當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不能光會讀哦,寫一篇讀后感吧。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讀后感頭疼,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生讀《小偷和他的母親》有感(精選9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生讀《小偷和他的母親》有感 1
這個故事的主要內容是:一個人在小時候偷東西,他的母親不但沒有批評他,反而夸獎他。致使他長大后成了一個小偷。后來,被抓了,他把母親的耳朵咬了下來。母親罵他,他卻說,他小的時候,偷別人家的東西時,如果母親打他一頓而不是夸他,他是不會到這個地步的'。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母親的教養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犯了錯一定要及時糾正,而不是縱容。不然孩子必犯大錯。在現在有很多家長就是這樣,孩子小的時候干什么壞事也不管,到大了,再管卻已經晚了。怪不得有些老人常說:“現在的家長都把孩子都慣壞了!”我的老師也經常對我們說:“孩子的好品質不是教師教出來的。這更取決于家長的栽培。如果家長是好人,孩子必定是好人。如家長的品質不夠好,那他們的孩子就很難成為一個品質高尚的人……”
所以,我提醒現在的家長,您的孩子如果做了錯事,您一定要批評教育他改正。要不,孩子犯了大錯后,您后悔也就晚了。
小學生讀《小偷和他的母親》有感 2
今天我在《伊索寓言》里讀了一篇文章,名叫《小偷和他的母親》,這是一篇對人很有教育意義的文章。
故事中說:有個小孩在學校里偷了一塊寫字板,拿回家給了母親。他的母親不但沒有批語,反而還說他能干。第二次,這個小孩偷了一件大衣交給母親,母親很高興。隨著時間的流逝,小孩長成了大小伙子,膽子也大了,力氣也大了,便去偷更大的`東西。最后,他被當場捉住,判了死刑,押到刑場。他的母親知道了,跟在后面捶胸痛哭。臨死之前,小偷要求讓他和母親說句悄悄話。母親上前把耳朵湊過去,想聽聽他有什么話說,小偷張開嘴,一口把她的耳朵咬了下來。母親大罵:“你這忤逆不孝之徒,犯了殺頭之罪還不夠,還要咬你母親。”兒子說道:“當初我偷寫字板的時候,如果你打我一頓,我今天怎么會落到殺頭的地步?”
讀了這篇文章,我很受啟發:如果小偷的母親在他第一次偷東西的時候,狠狠地批評他一頓,并教育他,不要偷東西,他就不會養成偷東西的習慣,更不會被殺頭。“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文章告訴我們,家長不僅要管孩子的吃、穿、學習,還要教給他們做人的道理。家長和老師對孩子的批語,甚至打罵都是為了孩子能夠成材,我們一定要聽大人的話,不能怨他們。“小錯起初不懲治,必將釀成大錯。容忍小的過錯就是給自己挖更大的陷阱。”文中的小偷因為犯了小錯,沒有得到制止,釀成了大錯,最終走上死路。我們一定要吸取他的教訓,從小就改掉壞習慣,爭取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小學生讀《小偷和他的母親》有感 3
今天,我看了《伊索寓言》里的《小偷和他的母親》。
這個故事講了一個孩子從小就開始偷同學的寫字板。他的媽媽不但不教育他,反而還夸他。后來這個孩子的'膽量越來越大了,竟敢在宮延里偷珠寶,有一回,在偷東西時被當場抓住,判了死刑。
讀了這個故事,使我想起了一年前的一件事。那一次,我考試只得了59分,當時我怕爸媽罵我,就把試卷仍進了垃圾桶里,騙爸爸媽媽說:“我考了……9……95分,試卷在……老師那里。”我的心像一塊選在懸崖半空的石頭,撲通撲通只跳個不停。然而爸媽相信了,還表揚了我。我卻不敢抬頭面對爸媽。媽媽焦急的問我:“你么了?是生病了嗎?”我微笑著說:“沒什么,我只是想冷靜一會兒。‘驕傲使人落后’嘛!”
第二天,等我放學歸來,爸媽便把我叫到他們面前,我如二和尚摸不到頭一樣,“難道被發現了嗎?”不出所料,經過仔細地審問,我隱瞞不了了,迫于無奈,說出了真想。“這下徹底絕忘了。”可是他們并沒有大罵我,而是心平氣和對我說“要講實話,考試考差了沒事,關鍵是你的思想和行為是不是能讓人接受。”并且告誡我不要再有了。原來,媽媽發現垃圾桶里有一張試卷,當讓我說謊的是暴露了。“我真不應該那么做,不應該讓爸媽如此失望。”
從那時開始,我更加努力的!更加嚴格地要求自己!
小學生讀《小偷和他的母親》有感 4
有一個貪心的孩子偷了同學的課本帶回家,他母親不僅不責怪他,反而夸獎他,第二次他又偷了同學的一件上衣給母親,母親非常高興,更加稱贊他。于是他就養成了偷他人物品的'惡習。后來他的膽子更大了,直到最后,他在偷貴重物品的時候當場被抓住,雙手反綁著被押上刑場。
當母親痛哭地來到他身邊時,他立刻用牙緊緊地咬住母親的耳朵,把母親的耳朵咬掉了,并大聲說:“這都怪你沒盡到母親的責任,當我第一次偷課本時,如果你當時責備了我,我就不會落到今天這種下場,也不會蒙羞而死了。”
讀完這個故事,我理解了當我犯錯誤時,媽媽批評我是應該的,如果當時不管我的話,將來我就會犯下更大的錯誤,就必須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后悔也晚了。“父母教,須敬聽”,我覺得只要你知錯就改,就是一個好孩子,人人都會喜歡你的。
小學生讀《小偷和他的母親》有感 5
我讀過許許多多的寓言故事:《叼著肉的狗》、《下金蛋的鵝》、《貪心的狗》……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小偷和他的母親》。
這個故事是這樣講述的.:有個小孩兒自幼手腳就不大干凈,小時候他在學校偷了同學的寫字板,過幾天又偷了一件皮外套。他的母親不僅沒有批評他,而且還慰勞了他一番。慢慢地,他長大了,偷的東西也越來越大,今天是一頭牛,明天是一匹馬,過些天是珍寶,金銀,再過些天,是宮廷里的奇花異草。可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有一次他正在行竊時被當場捉住,帶到了法官那兒判了死刑,母親捶胸痛哭。他對母親說:“要是我第一次偷東西時,您就批評我一頓,我就不會落得這樣的下場!”
這篇文章告訴我們:偷竊是遭人唾棄、令人不恥的,我們一定要手腳干凈,不拿別人的一絲一毫。我們不能像文中的小偷那樣偷別人的東西,因為別人的東西是不屬于我們的。當我們成為父母的那一天,孩子做錯了事,我們一定要及時批評,糾正他們的錯誤,還要告訴他們知錯就改。最后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一定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制止壞習慣的養成!
小學生讀《小偷和他的母親》有感 6
從前有一個孩子和他的母親在一起生活。有一天,他看見同學的寫字板很漂亮,就趁同學不注意的時候把寫字板偷了過來。回到家里,母親問清楚了來龍去脈之后,不但沒有責怪他,反而稱贊他做的對。
正是因為母親的這次表揚,兒子開始了下一次的偷竊行動。
這一次,兒子走在路上看見鄰居曬的衣服很漂亮,于是就順手牽羊偷回家里。母親看見漂亮的衣服很開心,穿了穿不大不小正合適,她抱起兒子又是親又是表揚,還叫他以后多拿一點回來。
就這樣,孩子在母親的慫恿下漸漸養成了偷盜的'習慣。一次又一次,膽子也越來越大了。終于,在他偷金庫的時候被抓住了!由于罪行太重,法官要判小偷死刑。臨死之前,小偷什么要求也沒有,只想和母親說句悄悄話。在趁母親把耳朵伸過來時,一口把母親的耳朵咬掉了。母親大罵兒子不孝,小偷狠狠地回答說:“當時我偷寫字板的時候,你要是能及時幫我改正,我怎么會淪落到這個地步?
通過這個故事,讓我有了啟發:壞毛病都是從點點滴滴開始的,所以我們平時有錯誤就要及時改正,不能以為是小錯誤就不改正。如果小偷及時改正錯誤,就不會走上殺頭之路了。從另一個角度想,要是他的母親當初能及時糾正他的錯誤,也不會釀成惡果了。由此可見,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上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希望所有的爸爸媽媽都能給孩子做個好榜樣!
小學生讀《小偷和他的母親》有感 7
今天,我讀了《小偷和他的母親》這個故事。從前有一個小男孩和他的母親一起生活,雖然他們的日子過得并不富裕,但還說得過去。有一天,男孩在學校里偷了一塊寫字板,他的母親不但沒有批評他,反而還夸獎他做得好。第二天,男孩又偷了一件大衣給他的母親,又得到了夸獎。漸漸地,在母親的溺愛下,他養成了偷竊的習慣,偷的東西也變得越來越值錢。終于有一次,他被當場抓住,判了死刑。行刑前,他對他的母親說:”你如果在我第一次偷寫字板時打我一頓,我怎么會落到今天這種可悲的結局呢?”
通過這個故事,我悟出了一個道理:犯了小的錯誤,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懲治,任其發展,必將釀成無法挽回的大錯。如果故事中的母親,能夠及時指出小男孩的錯誤,他長大后也會成為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生活中的我也是一樣。每當我犯了錯誤,爸爸媽媽會嚴肅地批評教育我,我內心還在不斷的抱怨他們。但現在,我完全明白了他們的'苦心,一個及時的、好的教育,是對我最好的愛。
小學生讀《小偷和他的母親》有感 8
今天我讀了希臘寓言故事《小偷和他的母親》,故事講了有一個小孩總喜歡偷東西,有時偷橡皮有時偷尺子。他的媽媽不但不批評他,還總是夸獎他。長大后他成了真正的小偷,有一次他偷珠寶時被抓住判了死刑,臨死前他把媽媽的耳朵咬掉了,說:如果我小時候偷橡皮尺子時你批評我,我怎么會到這種地步呢?
我想起有時我犯了錯,媽媽總是很嚴厲的`批評我,我還不服氣,覺得媽媽管的太嚴了。看了這個故事才知道,有了小毛病就要趕快改正,時間長了就不好改了,那時后悔就晚了。
小學生讀《小偷和他的母親》有感 9
讀好書是一種樂趣,一種情操。一種向古今中外的偉人和名人求教的方法,一種和他們展開討論的方式;也是一封出席各種活動、體驗各種生活、結識各人物的邀請信,一張邁向科學宮殿的未知世界的入場卷;更是一股改造自己、豐富自己的強大力量。
今年,我讀了《伊索寓言》這本書。其中最受啟發的還是《小偷和他的母親》這篇寓言講述了一個男孩偷了同學的書,拿回家交給媽媽,這位媽媽沒有責罵他,反而還夸他能干,男孩長大成人后,在一次行竊中,被抓住押到了刑場,這位媽媽在人群中痛哭。男孩要求充許和他的.母親告別母親來到男孩身邊,沒有想到男孩竟咬掉了母親的耳垂,說:“就是她害的我,假如當我第一次偷同學的書時,他就痛打我一頓,我絕不會有今天的下場。”這篇寓言告訴我們:惡習要從小鏟除,溺愛是沒有好結果的。
讀完這篇寓言,我仿佛明白了:父母的自備、批評、甚至是大罵都是為了我們自己好,以前我考試只要考不到90分,就是差0.5分,爸爸就會破口大罵,有時我寫作業的姿勢一歪、一低頭,他就在我冷不慎防的時候,抽我一下,那鉆心的痛讓我刻苦銘記……我一直都很討厭他。背地里還罵他“大壞蛋”呢!可是自從我看過了這篇《小偷和他的母親》后就不定這么認為了,雖然他們表明上兇巴巴的,其實心理還是愛我們的。只是不善于表達而已。有些同學的爸爸媽媽太溺愛孩子了。這些孩子整天就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每天都有好幾十零用錢……正是父母的寵愛,才導致了孩子身上的種種惡習。惡習要從小鏟除,溺愛是會害了孩子。
從中我懂得了:嚴是愛,溺是嗨。
【小學生讀《小偷和他的母親》有感】相關文章:
《小偷和他的母親》讀后感11-23
讀《高爾基和他的兒子》有感(精選17篇)12-02
和他的作文05-24
讀《漁夫和他的妻子》有感(通用24篇)07-21
讀《漁夫和他的妻子》有感(通用18篇)07-21
讀《梁啟超和他的兒女們》有感750字08-30
她和他作文02-04
我和他作文10-24
抓“小偷”作文02-19
小偷國作文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