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學生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范文
六年級學生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范文1
高爾基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的確是這樣的,讀書能為我們帶來極大的進步與快樂。這不,前幾天,我讀了一本書,書名叫《魯濱遜漂流記》,讀了這本書,我感觸頗深。
故事的內容非常精彩,令我讀了愛不釋手,受益匪淺:故事的主人公魯濱遜是一個英國人,從小就喜歡航海和冒險。有一次,魯濱遜乘船航行在大海上,途中遇上大風,他被迫流落到了一個沒有人煙的荒島上。但是魯濱遜并沒有氣餒,他靠著頑強的毅力和超人的智慧讓自己生存了下來。他建筑房屋、編制糧食、養山羊、修造船只、燒制陶器、編制籮筐,還救助了野人“星期五”,并使星期五成為了自己忠實的仆人,也漸漸學會了說話。有一天清晨,魯濱遜靠自己的聰明才智,救出了一位被歹徒劫持的`貨船船長。船長十分感謝他,答應魯濱遜回到英國去。就這樣,在荒島生活了整整二十八年的魯濱遜終于回到了家鄉。
讀了這本書,我被魯濱遜——這位重情重義,知恩圖報的勇士所感動。他并沒有被眼前的困難所嚇倒,而是勇往直前,不被挫折左右。他的這種精神,正是我所缺少的。所以,我要向魯濱遜學習,做一名知難而進的人!
六年級學生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范文2
十一長假里,我讀了一本聞名中外的書——《魯濱遜漂流記》,讀了這本書之后,主人公魯濱遜引起了我深深地思考……
青年魯濱遜喜歡出海冒險,可出海的結果卻沒有那么樂觀,一到海上就遇上了大暴雨,船只能隨波逐流,然而這還不是最糟糕的,他的遭遇一波比一波糟糕。他先是被俘虜為奴,后來船只失事,獨自一人被困荒島二十余年之久,受盡煎熬,但他始終不氣餒,力爭掌握自己的命運,終于回到了家鄉。
主人公魯濱遜永不放棄的精神令人欽佩。他漂泊被困在荒島的每一天從不間斷地鼓勵自己,一定會有船只經過這里來救自己的,他從不放棄這個念頭,即使每天都在失望中度過,但始終堅信通過自己努力會離開荒島回到家鄉的。
在荒島生活的日子里,魯賓遜謹慎、勇敢的品質叫人印象深刻。在看到野人的腳印時,他每次外出總是時不時關注身后,時刻準備著防范野人的突然襲擊。看見野人要吃人肉時,他大發雷霆狠狠地朝野人開槍,在他的攻擊下成功拯救了一個俘虜,取名為“星期五”,并從此教化他成為一個勇敢的人。從此,星期五就死心塌地地跟著魯濱遜,對主人的一片忠心真是難以用語言形容。最讓我感動的是當魯濱遜打算自己留在荒島,叫星期五離開他去部落時,星期五怎么也不肯離開。當兩人遇到兇險時,星期五發誓如果主人遇難了,自己也追隨他而去絕不獨自活下來,魯賓遜的勇敢深刻地影響著他。
當然,魯濱遜又是個倔強的人,從開頭寫他父母不同意他出海,可他很固執,一定要走,脾氣犟到十頭牛都拉不住,且魯莽……但正是這種倔強,魯賓遜才能在這荒島上存活二十八年。
二十八年,想想這驚人的數字,如果出生在一個發展好的地方都可以讀博士了。在荒島上存活二十八年,我們00后有誰可以做到呀!我們有那么好的耐心和獨自存活的能力嗎?據某書上所說:現在中國乃90后時代,而90后百分之八十的人都像草莓一樣不堪一擊。假如中國90后、00后獨自一人來到荒島,能存活下來嗎?生活上的種種困難能否扛得住嗎?更有一些極端的,一上荒島就不抱希望開槍自殺了。所以我們一定要向魯濱遜學習,學習他那樂觀的精神,處在絕境時不能只想著放棄,在失敗時刻不能只想著畏縮而不改進……只有勇敢向前,才可以做成功一件事,完美地做好自己的事業,成為一個響當當的人,只有努力付出才會收獲!
做一個生活的強者吧,不畏縮、不氣餒,勇敢直前才能獲得成功!這就是《魯濱遜漂流記》帶給我的啟示!我將永遠的把這個道理烙在腦海里!
【六年級學生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相關文章:
學生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08-14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04-24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05-08
讀《魯濱遜漂流記》的有感06-21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05-03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12-23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05-05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12-15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02-21
讀《魯濱遜漂流記》有感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