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中華美德》有感優秀作文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讀《中華美德》有感優秀作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中華美德》有感優秀作文1
今天,我讀了《中華美德故事》這本書,里面介紹了勤奮好學的高士其爺爺。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三件事。
第一件事:高爺爺上小學的第一天,是全校到校最早的一位,連校門都沒開,校長因此在開學典禮上表揚了他。
第二件事:跟高爺爺一起坐的張君上課不專心,一會兒拉他看窗外的鳥,一會兒用紙折鴕鳥給他看,但高爺爺一點兒也不分心。
第三件事:他觀察原生動物“阿米巴”廢寢忘食,竟被同學們取了個“阿巴米”的綽號。
讀后,我仔細想了想這三件事,對什么叫“勤奮”,對為什么從小要勤奮,有了清楚的認識。勤奮,對我們小學生來說,就是學習上要專心致志。該起早就不睡懶覺,該聽講就不做小動作,該鉆研就不半途而廢,這樣,不但知識能學到手,而且培養了自己良好的品質,將來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能成功,這才是受用一輩子的啊!
親愛的高士其爺爺,也許我長大了不可能像您一樣做個有學問的'科普作家,但我一定要學習您身上“勤奮”的品德,努力學習,做到每一天都學有所獲。
讀《中華美德》有感優秀作文2
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內涵豐富而深刻。它有‘憂國憂民、為民請命’的愛國精神;它有‘默默豐獻、不求索取’的高尚境界;它有‘力克不難、振興中華’的堅定信念;它有‘孝敬父母、尊敬父母、尊敬師長’的道德規范;它有‘立志勤學自強不息’的拼搏精神;它有‘見利思義、助人求樂’的崇高情操;它有‘律己寬人、懲惡揚善’的處世準則;它有‘誠實可信、質樸守法’的生活信條;它有‘自等互敬、和睦相處’的禮儀風范……
我小時候聽了一個很感人的故事,我不想自己分享這個感人的故事,所以給大家分享一下。如下:
東漢人黃香9歲時母親就去世了,于是他把對母親的思念和愛全部傾注到父親身上。冬夜寒冷,黃香就到父親被窩里,用自己的身體把被窩捂熱;夏夜炎熱,黃香就用扇子把父親的枕席扇涼。人們都稱贊他是一個孝順的孩子。黃香長大后,擔任魏郡太守。有一年,魏郡遭特大水災,百姓苦不堪言。黃香拿出自己的錢財賑濟災民,百姓非常感動,稱贊他:“天下無雙,比下黃香。”
千百年來,父慈子孝,兄友弟恭,是中國人崇尚的家庭倫理準則,對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進步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我們要多一點情趣,多一點高雅,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做一個高尚的人。
【讀《中華美德》有感優秀作文】相關文章:
讀中華美德有感12-12
讀《中華美德》有感05-01
讀《中華美德》有感作文05-29
讀《中華美德故事精選》有感優秀范文11-03
讀《中華傳統美德》有感04-10
讀中華美德頌有感04-16
讀中華傳統美德有感04-13
讀《中華美德頌》有感01-16
讀《中華美德故事》有感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