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易用錯的成語[精選5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經常接觸到成語吧,成語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從其起源,經過演變,直至在漢語中沉積下來,那么,你知道都有哪些成語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容易用錯的成語,歡迎大家分享。
容易用錯的成語 篇1
1.豆蔻年華:指十三、四歲的少女。
2.美輪美奐:形容房屋高大眾多。
3.相敬如賓:指夫妻互相尊敬,如同對待客人一樣。
4.破鏡重圓:比喻失散或離婚后重新團聚。
5.琴瑟之好:比喻夫婦感情非常好。
6.青梅竹馬:指男女幼年時親密無間。
7.休戚相關:形容關系密切,利害相關。
8.置若罔聞:指不予理睬,放在一邊不管,好像沒聽見一樣。
9.篳路藍縷:形容創業的.艱苦。
10.汗牛充棟:形容藏書非常多。
11.耳提面命:形容長輩對晚輩教導熱心懇切。
12.三申五令:多次命令和告誡,多指上級對下級,領導對群眾。
13.絡繹不絕:形容行人車馬來來往往,接連不斷。
14.揮灑自如:形容舉止瀟灑,從容不迫。也形容寫字或寫文章,畫畫兒運筆不拘束。
15.豁然開朗:形容由狹窄昏暗一變為開闊敞亮。
16.不可磨滅:指事跡言論等將始終保留在人們的記憶中。
17.人老珠黃:指婦女因為老了被輕視,就像珠子年代久了會變黃,不如新珠子值錢一樣。
18.巧奪天工:形容技藝極其巧妙。
19.循序漸近:指學習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驟逐漸深入或提高。
20.如履薄冰:指做事極為小心,多用于的心緒。
容易用錯的成語 篇2
1、哀而不傷:悲哀而不過分。多形容詩歌、音樂等具中和之美。并非悲哀而不傷心。
2、哀兵必勝:遭受壓迫而悲憤地奮起反抗的軍隊必定勝利。“哀兵”不能誤解為哀喪的軍隊。
3、愛屋及烏:因為愛那個人,而連帶愛護停留在他屋上的烏鴉。比喻因愛一個人而連帶喜愛跟他有關的人或物。
4、愛莫能助:雖然同情但無力幫助。(正:同情;誤:喜愛)
5、安土重遷:并非看重遷移的意思,而是形容戀鄉土,不愿輕易遷移到外地。“重”在這里解釋為“難”、在家鄉住慣了,不愿輕易遷移。形容留戀故土。
6、安危相易:平安與危難可以互相轉化。易:變換。
7、安時處順:安于常分,順其自然,形容滿足于現狀。
8、按部就班:按照一定的條理,遵循一定的程序。
9、白駒過隙:白駒:原指駿馬,后比喻日影。比喻時間過得很快,就像駿馬在細小的縫隙前。
10、百身何贖:意思是白死一百次,也換不過來。后來表示對死者極其沉痛的悼念。贖:抵償。
11、百年樹人:培養人才是長遠之計,需要付出艱辛。(正:培育;誤:樹木)
12、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不滿足于現有成就、繼續努力,以取得更好成績。百尺竿頭:百尺高的竿子,佛教比喻道行修養的極高境界。
13、稗官野史:稗官:古代的小官;野史:古代私家編撰的史書。指記載軼聞瑣事的作品。
14、坂上走丸:坂,山坡。走:快跑,像在斜坡上滾彈丸一樣,快地往下。形容事情發展很快。
15、鮑魚之肆:賣咸魚的鋪子。比喻惡劣的'環境。鮑魚:咸魚;肆:店鋪。
16、暴殄天物:原指殘害滅絕天生自然資源。暴:損害。殄:絕。
17、暴虎馮(ping)河:赤手空拳打老虎,沒有渡船要過河。比喻有勇無謀,冒險行事。暴:徒手搏斗。馮河:涉水過河。
18、畢其功于一役:畢:盡,完成。一次戰役就完全成功或一下子把幾項任務都做完。
19、篳路藍縷:駕著柴車,穿著破衣服,去開辟山林。形容事業的艱辛。篳路:柴車。藍縷:破舊的衣服。
20、表里山河:內有高山,外有大河。形容地勢險要。
21、別無長物:表面上看起來是別無特長,其實是指再沒有別的東西,形容除此之外空無所有。
22、別開生面:另外開創新的局面或創造新的格局。生面:新的格局。
23、博聞強識:見聞廣博記憶力強。(正:記憶;誤:認識)
24、不知所云:指說話人說得不好,而非聽者不理解。
25、不以為意:不放在心上。
容易用錯的成語 篇3
1、改頭換面:只改形式,不換內容。貶義。
2、改弦易轍:比喻改變方法或態度。以上兩詞都不代替“改邪歸正”。
3、改弦更張:比喻改革制度或變更方法。
4、高山景行:不是指高山美,而是比喻崇高的德行、
5、高山仰止:像仰望高山那樣,對偉大的人物表示仰望和崇敬。仰止:仰慕,向往。
6、高山流水1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音樂高妙。
7、高層建瓴:瓴:盛水的瓶子。在高高的屋頂上把瓶子里的水往下倒。比喻居高臨下,不可阻擋的形勢。
8、更仆難數:“更”在這里指“換”、這個成語原意是說換了幾班侍者,賓主要說的話還是說不完,后來形容要說的話還有很多、
9、耿耿于懷:形容心存怨恨。
10、工力悉敵;雙方用的.功夫和力量不分高低、常用來形容兩個優秀的文學藝術作品不分上下、
11、狗尾續貂:比喻用不好的東西續在好的東西的后面、后也用來比喻事物,多指文藝作品的續作前后好壞不相稱、一般作貶義,用于自稱時含謙義。
12、固若金湯:形容工事非常堅固,不易攻破。(正:堅固的城墻;誤:金屬)
13、瓜田李下:瓜田里,李子樹下。比喻容易發生嫌疑偽地方。
14、刮目相看:要用新的眼光看待別人,一般指看待別人取得的進步和成績。易混“另眼相看”、
15、管窺蠡(lí)測:從竹管里看天,用瓢來測量海水。比喻眼光狹小,見識短淺,對事物的觀察和了解很膚淺。蠡:瓢。測:量。
16、光怪陸離:色彩紛繁,現象奇異。中性,不要誤認為貶義。
17、鬼斧神工: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藝精巧、高超,不像人工所能制成的。常被誤用來形容自然景物。
18、過猶不及:猶:如同。事情做得過火了,就跟做得不夠一樣,都是不好的。不能錯誤地理解為做得太不夠了。
容易用錯的成語 篇4
1.差強人意
【成語釋義】出自《后漢書·吳漢傳》:“帝時遣人觀大司馬何為,還言方修戰攻之具,乃嘆曰:‘吳公差強人意,隱若一敵國矣。”’差:勉強,尚,略;強:振奮。原指還能振奮人的意志,現在表示大體上能讓人滿意。
【重點提示】這個成語在使用中失誤率較高,常被人理解為“不能使人滿意”,其實它的意思是大體上還能使人滿意。意思理解差不多相反了。
【病句舉例】我本就對那里的情況不熟悉,你卻硬要派我去,這不是差強人意嗎?
【點評】誤將詞語理解為“不能使人滿意”。
2.文不加點
【成語釋義】出自漢·禰衡《;鸚鵡賦)序》:“衡因為賦,筆不停輟,文不加點。”點:涂上一點,表示刪去,改動、修改的意思。文不加點,指文章一氣呵成,無須修改。形容文思敏捷,寫作技巧純熟,不假思索。
【重點提示】褒義詞,對于此成語,容易理解成“文章沒有標點”。
【病句舉例】這篇文章不僅結構混亂,而且文不加點,令人費解。
【點評】誤將“文不加點”理解為“文章沒有加標點”。
3.首當其沖
【成語釋義】出自《漢書·五行志下之上》:“正當其沖,不能修德。”首:最先。當:面對,對著。沖:沖車,一種用來攻城野戰的武器。本指處在首要位置,比喻最先受到攻擊或遭遇災害。
【重點提示】容易誤解為第一個沖上前去處理事情。
【病句舉例】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展開潛艇戰,于是使用水聲設備來尋找潛艇,成了同盟國要解決的首當其沖的問題。
【點評】誤將詞語理解為“首先、第一個”的意思,因此.運用是不當的。
4.始作俑者
【成語釋義】出自《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后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指開始用俑殉葬的人,后用作比喻首開惡例的人。
【重點提示】始作俑者,是貶義詞。
【病句舉例】在這個廠里,他是敢于摔了鐵飯碗而干個體的始作俑者,在他之后,不少人或辭職,或停職,投人到下海的.潮流中。
【點評】誤將詞語理解為“第一個”。
5.不刊之論
【成語釋義】出自漢·揚雄《答劉歆書》:“是懸諸日月不刊之書也。”刊:削。古代在竹簡上寫字,有錯誤就用刀削去。不刊,是說不可更改。比喻不能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用來形容文章或言辭的精準得當,無懈可擊。
【重點提示】不刊之論是褒義詞,不是不能刊登的言論。
【病句舉例】他雖有不羈之才,但由于目空一切,不再學習,發表的文章多是不刊之論。
【點評】句子在此想表達的意思是“不能刊登的言論”,不刊之論用在這里不正確。
6.七月流火
【成語釋義】出自《詩經·幽風·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指夏歷的七月;“流”,指移動,落下;“火”指星名“大火星”,即心宿。大火星是一顆著名的紅巨星,每年農歷五月黃昏時心宿在中天,位于正南方,位置最高。農歷七月黃昏,大火星的位置由中天逐漸西降,時暑熱開始減退。七月流火,即天氣轉涼的意思。
【重點提示】常誤用為形容天氣熱。
【病句舉例】在這七月流火的夏天,英勇的志愿者無私奉獻。
【點評】誤將“七月流火”理解為“天氣很熱”。
7.不足為訓
【成語釋義】出自明·胡應麟《詩蔽》:“君詩如風摘巨鯨,步驟雖奇,不足為訓。”訓:準則。不足為訓,是指不能當做典范或準則。
【重點提示】容易理解為“不足以成為教訓”。
【病句舉例】一個人犯點錯誤,是難免的,是不足為訓的。
【點評】題干想表達“不足以成為教訓”的意思,但是“不足為訓”實際是不可以拿來作為準則的意思。
8.無所不為
【成語釋義】出自《三國志·吳書·張溫傳》:“揆其奸心,無所不為。”意思是:沒有不干的事情,指什么壞事都干。
【重點提示】無所不為,是一個貶義詞,意思是“什么壞事都做”,可該詞常被人理解為褒義詞,意思是“什么都敢做”。
【病句舉例】這些年輕的科學家決心以無所不為的勇氣,克服重重困難,去探索大自然的奧秘。
【點評】誤將成語理解為“勇敢,什么都敢做”。
9.彈冠相慶
【成語釋義】《漢書·王吉傳》記載:“吉與貢禹為友,世稱‘王陽在位,貢公彈冠’,言其取舍也。”彈冠:撣去帽子上的塵土。本謂王吉、貢禹兩人友善,王吉做了官,貢禹也準備出仕。后以“彈冠相慶”指因即將做官而互相慶賀。
【重點提示】該詞語常用作貶義。
【病句舉例】園丁康居工程,確實抓到了點子上,消息一傳出,廣大教師奔走相告,彈冠相慶,稱贊為他們辦了實事。
容易用錯的成語 篇5
第一類、望文生義
1.明日黃花:比喻過時的事物或消息。
2.火中取栗:比喻被別人利用去干冒險事,付出了代價而得不到好處。
3.萬人空巷:形容慶祝、歡迎等盛況。
4.不刊之論:指正確的不可修改的言論。
5.不為已甚:指對人的責備或責罰要適可而止。
6.望洋興嘆:比喻做事時因力不勝任或沒有條件而感到無可奈何。
7.不足為訓:不值得作為效法的準則或榜樣。
8.因人成事:依靠別人把事情辦好。
9.彈冠相慶:指舊社會官場中一人當了官或升了官,同伙就互相慶賀將有官可做。
10.久假不歸:長期地借用,不歸還。
11.司馬青衫:比喻因遭遇相似而表示的同情。
12.數典忘祖:比喻對于本國歷史的無知。
13.大動干戈:比喻大張聲勢地行事。
14.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
15.不絕如縷:形容形勢危急。
16.不翼而飛:比喻東西突然丟失。也比喻消息傳得極快。
17.進退維谷:形容進退兩難。
18.如坐春風:比喻得到教益或感化。
19.春風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
20.間不容發:形容情勢極其危急。
21.禍起蕭墻:指禍亂從內部發生。
22.炙手可熱:形容權勢大,氣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23.一衣帶水:指雖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離不遠,不足以成為交往的阻礙。
24.下車伊始:比喻帶著工作任務剛到一個地方。
25.開門見山:比喻說話或寫文章直截了當談本題,不拐彎抹角。
26.水清無魚:比喻過分計較人的小缺點就不能團結人。
27.盲人瞎馬:比喻盲目行動,后果十分危險。
28.獨步天下:天下沒有第二個。
第二類、對象誤用
1.美輪美奐:用于形容屋舍高大華美,不能用來形容藝術品。
2.相敬如賓、琴瑟之好、破鏡重圓:只能用于夫妻之間,不能用于朋友、同學、同事之間。
3.青梅竹馬:只能用于年幼的男女之間。
4.休戚相關:只能用于人物之間,不能用于事物之間。
5.置若罔聞:不可用于視覺方面。
6.篳路藍縷:只用來形容創業艱苦,不可用來形容生活艱辛。
7.汗牛充棟:形容書籍多,不能形容其它東西多。
8.耳提面命:用于長輩對晚輩,平輩、朋友之間不可用。
9.三令五申:用于上級對下級。
10.絡繹不絕:用于人、馬、車、船。
11.揮灑自如:用于寫作,畫畫的運筆,不可用于舉止風度。
12.豁然開朗:不能用來形容人的性格。
13.不可磨滅:與痕跡、印象、功績、事業道理等搭配,若與情感、友誼搭配則錯。
14.人老珠黃:只用于婦女。
15.巧奪天工:只能形容人工的精巧而不能用來形容天然的精巧。
16.循序漸進:只用于學習、工作。
17.如履薄冰:用于人的心緒,不能用于環境。
第三類、褒貶顛倒
(褒詞誤用貶義)
1.拭目以待:形容期望很迫切。
2.神機妙算:形容預料準確,善于估計形勢,決定策略。
3.名不虛傳:指實在很好,不是空有虛名。
4.鳳毛麟角:比喻珍貴而稀少的人或事物。
5.洋洋大觀:形容美好的事物眾多豐盛。
6.沁人心脾:形容詩歌和文章優美動人,給人清閑爽朗的`感覺。
7.別有天地:形容風景或藝術創作的境界引人入勝。
8.別出心杼:比喻寫作不因襲前人,另辟新路。
9.有口無心:指不是有心說的。
10.慘淡經營:指苦心費力經營。
11.來日方長:未來的日子還很長。表示事有可為,勸人不必急于做某事。
第四類、語境不合
1.力挽狂瀾:比喻盡力挽回險惡的局勢,如果語境中沒有險惡的局勢,不能用。
2.相濡以沫:比喻同處困境,相互救助。
3.名不虛傳:名是名譽是好名聲,一般名聲不可用。
4.耳濡目染:這詞語的主語只能是被感染者,而不能是感染者。
5.不可開交:只能做得的補語。
6.差強人意:是大體上還能使人滿意,用在勉強別人做為難的事。
下列舉出成對的成語,很容易在同一語境中誤用,請注意:
望其項背----望塵莫及身臨其境---設身處地
耳濡目染----耳聞目睹舍本逐末---本末倒置
無與倫比----不可同日而語形影相吊---形影不離
東山再起----死灰復燃一見如故---一見鐘情
不拘一格----無拘無束樂不思蜀---樂不可支
不以為然---不以為意不孚眾望---不負眾望
首當其沖---當務之急間不容發---親密無間
刮目相看---繪聲繪色首當其沖---首屈一指
置若罔聞---置之度外匪夷所思---不可思議
【容易用錯的成語】相關文章:
容易用錯的成語08-20
容易用錯的成語05-23
關于容易用錯的成語的文章09-08
成語使用錯誤的原因09-28
形容容易的成語11-25
談何容易成語解釋05-17
形容很容易發現的四字成語03-17
形容人很容易滿足的成語有哪些03-17
談何容易成語故事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