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節礪行成語解釋
成語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結構形式和固定的說法,表示一定的意義,在語句中是作為一個整體來應用的,承擔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下面是小編收集的砥節礪行成語解釋,歡迎大家閱讀和參考。
砥節礪行成語解釋 篇1
發音:dǐ jié lì xíng
簡拼:djlx
類型:中性成語
結構:聯合式成語
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出處:王闿運《曾孝子碑文》:“惟先生姿度樸堅,砥節礪行,穎敏足以成學,迂誠足以矯世。 ”
解釋:砥:細的.磨刀石;礪:粗的磨刀石。磨煉節操與德行。
示例:希望你們牢記在國旗下的誓言,忠于職守,勤奮工作,砥節礪行,不辱使命,出色地完成黨和人民交給你們的任務。
初,周魴之子處,膂力絕人,不修細行,鄉里患之。處嘗問父老曰:“今時和歲豐而人不樂,何邪?”父老嘆曰:“三害不除,何樂之有!”處曰:“何謂也?”父老曰:“南山白額虎,長橋蛟,并子為三矣!碧幵唬骸叭羲贾勾,吾能除之!蹦巳肷角蠡,射殺之,因投水,搏殺蛟。遂從機、云受學,篤志讀書,砥節礪行,比及期年,州府交辟。 八月,戊申,葬元皇后于峻陽陵。帝及群臣除喪即吉,博士陳逵議,以為:“今時所行,漢帝權制;太子無有國事,自宜終服。”尚書杜預以為:“古者天子、諸侯三年之喪,始同齊、斬,既葬除服,諒闇以居,心喪終制。故周公不言高宗服喪三年而云諒闇,此服心喪之文也;叔向不譏景王除喪而譏其宴樂已早,明既葬應除,而違諒闇之節也。君子之于禮,存諸內而已。禮非玉帛之謂,喪豈衰麻之謂乎!太子出則撫軍,守則監國,不為無事,宜卒哭除衰麻,而以諒闇終三年!钡蹚闹
砥節礪行成語解釋 篇2
成語名稱:砥節礪行(dijielixing)
結構形式:ABCD式成語
成語繁體:砥節礪行
組成漢字:砥、節、礪、行
成語解釋:指磨礪操守和品行。同“砥節勵行”。
語法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用法:作謂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成語出處:王闿運《曾孝子碑文》:“惟先生姿度樸堅,砥節礪行,穎敏足以成學,迂誠足以矯世。 ”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百度百科:砥:細的磨刀石;礪:粗的磨刀石。磨煉節操與德行。
成語造句:王闿運《曾孝子碑文》:“惟先生姿度樸堅,砥節礪行,穎敏足以成學,迂誠足以矯行!
近義詞:砥節厲行
【砥節礪行成語解釋】相關文章:
經典成語及解釋10-12
成語的解釋01-28
猴的成語及成語解釋03-30
描寫春天的成語及成語解釋03-31
形容快的成語的成語及解釋02-25
形容很多的成語及成語解釋04-10
關于智商的成語及成語解釋04-02
冰天雪窖的成語解釋03-23
有關成語的解釋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