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陵失步成語的解釋
【注音】shòu líng shī bù
【出處】且子獨不聞夫壽陵馀子之學行於邯鄲與?未得國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歸耳。 戰國·宋·莊周《莊子·秋水》
【解釋】比喻仿效不成,反而喪失了固有技能。
【用法】作賓語、定語;同“邯鄲學步”
【結構】主謂式
【近義詞】邯鄲學步、壽陵匍匐
【押韻詞】十羊九牧、橋是橋,路是路、琴歌酒賦、義夫節婦、揚眉眴目、如釋重負、云泥殊路、上和下睦、箝口側目、愛人利物、......
【年代】古代
【英文】studyfromothersonhalfway,lostsomebody’sownstronGREss
【成語故事】戰國時期,趙國國都邯鄲人走路姿勢非常優美與瀟灑,外地人很贊賞和羨慕。燕國壽陵一個少年,特別迷戀邯鄲人走路的姿態,竟專門到邯鄲學習,他非常用心觀摩、效仿、練習,過了一段時間,他沒學會他們走路的姿態,連自己的也全忘了
【示例】‘邯鄲學步’或者‘壽陵失步’這句成語常常被許多人所引用。 秦牧《藝海拾貝·“邯鄲學步”》
【壽陵失步成語的解釋】相關文章:
目亂精迷的成語解釋01-16
涸思干慮的成語解釋01-14
畫蛇著足的成語解釋01-14
分而治之的成語解釋04-13
鳳毛龍甲的成語解釋01-14
觀往知來的成語解釋01-14
不瞽不聾的成語解釋01-14
狐兔之悲的成語解釋01-14
狐朋狗友的成語解釋01-14
買犢賣刀的成語解釋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