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名字:
掛冠而去
成語發(fā)音:
guà guān ér qù
成語繁體:
掛冠而去
產(chǎn)生年代:
古代
近義詞:
辭官歸隱
反義詞:
成語出處: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逢萌傳》:“時王莽殺其子宇,萌謂友人曰:‘三綱絕矣!不去,禍將及人。’即解冠掛東都城門,歸,將家屬浮海,客于遼東。”
成語用法:
作謂語;指棄官
成語例句:
清·荑荻散人《玉嬌梨》第17回:“不如竟掛冠而去,使他一個沒趣。”
成語故事:
西漢末年,王莽的兒子王宇擔(dān)心王莽樹敵太多而進(jìn)行血諫,被王莽大義滅親而殺掉,逢萌看出了王莽的用意,認(rèn)為這樣的君王不值得忠貞,于是摘下頭上的烏紗帽掛在都城東門外,悄悄地離開京城,攜家逃到遼東,后來不久,王莽自殺新朝滅亡。 【出處】時王莽殺其子宇,萌謂友人曰:‘三綱絕矣!不去,禍將及人。’即解冠掛東都城門,歸,將家屬浮海,客于遼東。 南朝·宋·范曄《后漢書·逢萌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