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名字:
犯而不校
成語發音:
fàn ér bù jiào
常用程度:
常用
產生年代:
古代
近義詞:
成語出處:
先秦 孔子《論語 泰伯》:“以能問于不能,以多問于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
成語用法:
復雜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成語例句:
惠養民道:“犯而不校,何以罰為?”大家微笑,各自散去。(清 李綠園《歧路燈》第五十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