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名字:
蹉跎歲月
成語發音:
cuō tuó suì yuè
成語繁體:
蹉跎歲月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貶義
產生年代:
古代
成語出處:
晉 阮籍《詠懷》:“誤東未終極,白日勿蹉跎。”
成語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形容虛度光陰
成語例句:
倘我不能報復而死,埋沒了龍家的豹韜,枉蹉跎歲月一死鴻毛。(明 張鳳翼《灌園記 君后授衣》)
成語故事:
唐朝時期,詩人李頎40歲中進士,任新鄉縣令,后官場不得志就辭官歸隱,專門從事詩歌創作,朋友魏萬去京城應試求取功名,他作贈別詩《送魏萬之京》:“關城曙色催寒近,御苑砧聲向晚多。莫見長安行樂處,空另歲月易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