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名字:
不辨菽麥
成語發音:
bù biàn shū mài
成語繁體:
不辨菽麥
常用程度:
常用
產生年代:
古代
成語故事:不辨菽麥成語故事
成語出處:
先秦 左丘明《左傳 成公十八年》:“周子有兄而無慧,不能辨菽麥。”杜預注:“菽,大豆也。豆麥殊形易別,故以為癡者之候。”
成語用法:
動賓式;作謂語、定語、賓語;含貶義,比喻脫離實際,缺乏常
成語例句:
世間也盡有不辨菽麥的人。(郭沫若《銀杏》)